OPENTIX編輯臺

Sonia Calico  跟自己「玩」,打造那些魔幻時刻

Sonia Calico 跟自己「玩」,打造那些魔幻時刻


當我們談論電音,我們在談論什麼】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4年3月

電音並非專屬夜晚的聲音,雖然此刻我們依舊習慣在傍晚以後,釋放自己疲倦 的靈魂,搖擺於音樂的場域,然而電子音樂充滿生命力的節拍,其所召喚的動 能,應被更廣泛的認識。本次專題「當我們談論電音,我們在談論什麼」, 邀請3位當代DJ共同談論電音於自身的影響。撇除歡快與享樂,電音原來能夠滲 透人的靈魂,創造一個平等多焦的舞台,使人安放自己的身心。

文字 / 郝妮爾

攝影 / 郝御翔


你是否也曾想過,「夜店裡的DJ到底在『忙』什麼?」或者是好奇:「走進舞池裡的人,都是為了什麼而去的?」這類音樂小白的問題,Sonia Calico聽了眉頭也不皺一下,大概是類似的疑惑她聽多了,倒是揚起輕輕的笑容,道:「或許應該這麼說,音樂活動的主角本來就不是DJ,而是觀眾本身。」


出身自電子搖滾女團Go Chic, Sonia身上同時蘊涵多種音樂能量——創作、表演、製作,乃至近年從事策展相關活動。她是被音樂派對、搖滾與電音文化哺育長大的,這樣的她,一方面感受著音樂無邊的能量,二方面也經常感受到台灣音樂環境所存在之諸多限制:「比方說,即便到了現在,有些時候仍難以說服大眾:電子音樂是一種藝術。可是,像是在其他國家,DJ甚至可以走進美術館放歌,電音不單單只是一種娛樂而已。」


然而,若所有的文化藝術都能夠視為一種「表演」,電音其實突破了「觀看的方式」,與會者需要將心意,放在自己與空間的關係上。對於這點, Sonia喜歡以「玩在一起」這個詞彙來形容。


「以我辦活動為例,做舞台的時候,我們都會特別注意讓燈光聚焦在舞池上,DJ反而不是重點。換句話說,讓走進來的觀眾是『亮』的,觀眾能夠享受自己成為主角,開始跟自己玩、跟音樂玩、跟身邊的朋友玩……」


玩在一塊兒的時候,人群中會釋放出一股很特別的能量,加深現場音樂的連結性。「我有時候在現場聽到一首歌,覺得真的好棒,就偷偷記下來。不過,等到回家重新拉出來聽的時候,就覺得其實也還好。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環境之下,我們聽歌的心情也不同,連帶影響了對音樂的感受度,這真的很奇妙。」




好像全世界最有趣的人,都聚集在派對裡


與其說電音開啟Sonia的世界,不如說是「一群喜歡電音的人」,使她明白這世界的寬廣無限。


「在台灣說到『做音樂』——特別是電子音樂——到底可以去哪裡學?相對表演、或者是古典音樂,這種藝術文化,好像都有一個明確的系統存在,可是電音還沒有。」Sonia說,於是當時的她,走訪各種派對之中,認識各方因音樂而串起來的朋友,「在派對中各行各業都有,當然也有一些學藝術的、時尚圈的。好像最有創意的人都在這個地方,擴大我對世界的認識。」


派對現場,無分先來後到,若有個人對製作有興趣,現場就有製作人將大把經驗傾囊而出,Sonia形容,那倒也不是什麼學生老師的分野,而是非常純粹的交換,無所謂利益考量,是種心意的交換,她回憶:「剛跑派對的那幾年,是真的可以結交到非常真心的朋友,談得很深很深。」


Sonia說,可是長大就愈來愈難了,「一方面是長大以後真的比較難交朋友吧?還有另一個原因,大概是我已經認識夠多了,看到許多事情,也相對不會覺得那麼興奮了。」


確實如此。


在Go Chic期間,她與團員走訪歐美各大城市巡演,單飛後,自己的創作也接連不斷,且曾受邀至不同的音樂祭表演。「現在偶爾會覺得,怎麼樣好看的表演、厲害的音樂,我都感受過了,但為什麼我還是覺得這個文化這麼重要?電子音樂對我來說還能夠是什麼?我一直想要從這些疑問中,找出多年前在派對現場給予我的興奮感。」


Sonia一路探問,最後從源頭,尋回自己的問題意識:「我想找到『台灣的電音』是什麼,我想知道從自己的土地裡創造出來的聲音是什麼?」




創造台灣這塊土地的電音


「某些台灣的電音場所,偶爾會給予人很空虛的印象,好像就是一群人在裡面喝酒之類的。但那絕對只是電音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已。我相信,如果本地創作者夠多,各種不同的創作能夠產生交流,匯聚成一個比較健康的串連,那電子音樂界就會有所改變。」


沒錯,不再只是「柏林電音」或者「倫敦DJ」,這種頭銜聽起來酷炫的招牌,Sonia近年關注的都是自我與電音的結合。


該意識的契機,或可追本溯源至2019年她到巴黎 quai Branly博物館Nyokobop Festival進行表演。


「表演場地是一間數位藝術美術館,那場活動找來的表演者,多數都是起先會被定義成『世界音樂』——就是少數民族類型——的創作者,不過在活動現場,我們各自以當代電音,配上自身文化所創造出來聲音,感覺真的很棒!」Sonia說,那場活動給予她的啟發劇烈,所謂「主流」與「少數」的概念被消弭,至於異國文化的異質性,不再是一道高聳的牆,而是邀請大家入座的鑰匙。


但這樣的經驗,在台灣少有。Sonia仔細回想,最接近的大概就屬台東的「PASIWALI音樂節」。


「之前就聽過很多音樂人說PASIWALI超好玩,結果現場去了還真是如此,所有人都跳翻了。」Sonia說,她後來回顧自己場面那麼熱絡的原因,似乎仍舊關乎「觀眾」的參與程度。「會看到很多小孩被爸媽帶來參與,所有人都跳成一團,小孩還跑過來跟你尬舞,在那裡真的會讓你感覺到一種……平等的感覺?對,就是彼此沒有差異的感受。」


2024年,Sonia所組織成形的《光球 GLOWBALL》大抵順著這樣的概念進行,除了台灣的創作者外,她也邀請世界各地的創作者共襄盛舉。


「不只是《光球》,我這幾年參與的各種活動,都有這樣的想法,想要改變大家對於電音文化的想像。或者,其實我根本也不必改變什麼,純粹就是讓大家有一個聽音樂能夠跳舞的空間——對,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不知道為何,有時還是很難發生。」


談在地,談文化,談改變。於採訪尾聲,我們詢問Sonia所期待的「台灣的電音」究竟是什麼輪廓?是否有可能付諸言語形容?而她搖搖頭,不是無法訴說,而是「不可」訴說。


「一旦試圖要定義,就又落到另外一層框架裡面了。我覺得根本不必如此,只要創作者內在有那個意識與渴望,想把自身的文化放在你的作品中,那麼自然而然,就會成為土地的樣子。」


追根究柢,她的音樂好像還是離不開那句話——你得跟自己玩!


人物小檔案


Sonia Calico,生長於台北的音樂製作人,音樂中總是大膽嘗試各種不同的配方;以西方的重低音舞曲為基底,融合自身生長環境包括中文流行樂、傳統東方聲響等元素創造出獨樹一格的曲風。創作靈感來源則是環繞在身邊發生的各種議題,以及對科技和未來的想像與反思。曾是傳奇電子搖滾女團 Go Chic 的團長,在單飛後投入於地下舞曲音樂的創作與推廣,除了是音樂及派對廠牌 UnderU 的主理人並創立 Beatmakers Taipei 的社群平台。曾受邀美國《The Fader》雜誌及英國《FACT》雜誌專訪,並在 Boiler Room 還有 SXSW、ADE、Sonar Hong Kong等音樂節演出。也是2022年台灣第一個結合數位藝術與電子音樂的大型音樂祭「新能祭」的共同主辦人。


猜你現在就想去...

2024 NTT Arts NOVA Max Cooper 3D 迷幻音像《神馳無限》

2024/5/28 (二) 19: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前往購票


更多《當我們談論電音,我們在談論什麼》線上專題

Gemnital 只要愛得夠深,你的音樂通常不會出錯

Andy Chiu 讓電音回歸聲音,更單純地感受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