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士集結,誰才是英雄?
《壵》透過賢士、義士、烈士討論英雄的意義究竟為何,也同時對布袋戲舞台美學此一議題,亦有延伸性的製作。—《表演藝術評論台》 蘇恆毅
《壵》成功之處,正是在解構布袋戲的過程中,仍舊捕捉到組裝布袋戲的核心要素,並且以更突出的方式創造出新的火花。—《表演藝術評論台》 林宗洧
「壵」是「壯」的古字,三士為壯。《壵》取材自明代馮夢龍小說《喻世明言·羊角哀捨命全交》,描述結拜兄弟左伯桃與羊角哀相約共赴楚國,報效賢君,不料途中遭遇暴雪,左伯桃自我犧牲讓義弟獨活;羊角哀功成名就上山厚葬義兄,卻夢見左伯桃哭訴被刺秦王義士荊軻的鬼魂欺凌。羊角哀為替義兄抱不平,竟自刎赴陰間協力戰敗荊軻,又稱《二鬼戰荊軻》。
真快樂掌中劇團《壵》跳脫傳統彩樓框架,讓偶與偶師合而為一,由團長柯加財擔任說書人,猶如引路人領觀眾進入天馬行空、陰陽穿越的故事,並加入地母娘娘角色,從女性、自然力量的敘事角度,以柔軟的歌詠,溫柔接住左伯桃與羊角哀的犧牲。有別於那些生前立功被崇拜、死後追封被祭拜的東方英雄,《壵》更強調成為英雄的旅程,自我犧牲的「賢士」左伯桃,捨命全交的「義士」羊角哀,與刺秦王的「烈士」荊軻,如何為各自認定的道德價值而奔赴、殉命、死守、抗爭。
⊚ 劇中由真快樂掌中劇團團長柯加財,擔任貫穿劇情的說書人,同時也替戲偶發聲。/©林筱倩
⊚充分運用舞台空間與各種服飾、配件與道具,呈現多樣貌的場景,讓戲偶穿梭其中。/©王弼正
⊚《壵》跳脫布袋戲傳統彩樓框架,操偶師與戲偶合而為一,展現當代劇場的藝術語言。/©王弼正
⊚真快樂掌中劇團擅長運用女性溫柔觀點,融入於故事創作中,有別於一般傳統戲曲剛烈的英雄情節。/©林筱倩
| 藝術家介紹 |
編導暨舞台概念/柯世宏
真快樂掌中劇團行政總監與演師,為江賜美藝師之長孫。畢業於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偶戲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獲得亞洲文化協會資助連續2年赴美進修與國際交流。從小在戲班長大,看戲、學戲、作戲為生活的一種樂趣。近年來多方參與國內外藝術節的演出與國際偶戲研習,藉由跨領域的媒材融合,創造出多元與跨文化的戲劇感動。希望在傳統與現代的衝擊下,讓布袋戲有新的契機。
導演暨舞台概念/王世偉
畢業於巴黎新索邦第三大學完成劇場藝術博士、碩士學業。深諳歐陸劇場文化,定期在《表演藝術雜誌》撰寫專文,也出版兩部翻譯作品:《舞台書寫:解讀喬埃.波默拉》和《喬埃.波默拉的童話三部曲》。目前旅居巴黎,從事翻譯、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等工作,並發展自己的藝術創作。2020年以《群眾》榮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
編劇/林乃文
目前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博士後研究員,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劇評人。專擅劇本創作、戲劇評論、戲劇顧問等領域工作。近期劇本創作有:《掰》(真快樂掌中劇團)、《神奇女郎》(野孩子肢體劇場)、《金控迷霧》(同黨劇團)、《阿卡曼儂》(同黨劇團)等。
燈光設計/Helmi Fita
新加坡知名的專業劇場工作者。將近26年的劇場工作生涯,經驗豐富,擔任過演員、導演、製作人、舞台監督、燈光設計、技術總監等職務,1996至2000年擔任The Necessary Stage的全職表演者期間,同時受訓成為專業劇場與戲劇教育工作者。2003年榮獲第三屆DBS生活劇場獎的最佳燈光設計評審團獎。目前積極將創作重心轉移至臺灣。2020年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群眾》主創藝術家之一。
| 團隊介紹 |
真快樂掌中劇團
三代同堂的家族劇團。創辦人江賜美女士為臺灣第一代布袋戲女演師,2022年獲文化部授證「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布袋戲保存者」為「人間國寶」,現今以93歲高齡繼續從事布袋戲的演出與創作。團長柯加財,從小學習布袋戲,從事布袋戲之編導及主演60餘載,為臺灣布袋戲戲劇公會代表,推動本土文化保存及發揚古典掌中戲精髓不遺餘力。第三代柯世宏與柯世華傳承掌中藝術,跨界與跨媒材的演出形式,受到廣大的迴響與喜愛。目前一家三代傳承,共同為本土掌中戲文化延續努力的優秀成績,在臺灣掌中戲界傳為佳話。
近年來,劇團製作的「真快樂三部曲」以家族戲班為創作素材的《孟婆.湯》、《一丈青》、《王爺飯》,或是新創的《壵》、《My Puppet My Life》、《掰》等作品,展現出劇場布袋戲的新風格。並以《孟婆.湯》(2018)與《王爺飯》(2022)榮獲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演出作品獎」之殊榮,同時於2018年與2019年代表臺灣至法國參與外亞維儂藝術節及世界偶戲藝術節。
| 演出製作團隊 |
布袋戲顧問/江賜美
布袋戲指導/柯加財
戲劇顧問/張啟豐
偶戲顧問暨動作指導/薛美華
製作人/柯世華
導演暨舞台概念/王世偉、柯世宏
編劇/林乃文、柯世宏
燈光設計/Helmi Fita
服裝暨道具設計/陳明澤
影像暨空間設計/張暉明
音樂設計/姜建興
編曲設計/郭珍妤
音響設計/賴韋佑
戲偶設計/梁夢涵
演員/柯加財、劉毓真、柯世華、柯世宏、陳佳豪
⋄本節目為2023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委託製作作品 ⋄
‒ 延伸閱讀 ‒
│傳藝Online專文│ 三士成《壵》 真快樂掌中劇團的英雄辯證
│表演藝術評論台專文│ 戲台的再實驗、英雄的再定義《壵》
│表演藝術評論台專文│ 「再現」舞台的搭建與解構布袋戲《壵》
8/1(五)12:00 - 8/15(五)11:59 歌劇院會員預購
8/15(五)12:00 全面啟售
【會員預購限時優惠】即刻加入歌劇院會員
8/1(五)12:00 - 8/15(五)11:59序曲卡、NTT市民卡、藝文市民、劇院卡、忘我會員、U23會員預購75折
【一般購票優惠】
●歌劇院會員:序曲卡8折、NTT市民卡8折、藝文市民8折、劇院卡9折、忘我會員75折、U23會員75折(限購 1 場 1 張)
●兩廳院會員、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會員、NSO之友:9折
●信用卡購票: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玉山銀行、台新國際商業銀行、永豐商業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元大商業銀行9折
●5折優惠:身障人士及其必要陪同者1人、65歲以上年長者5折
●九三軍人節專屬優惠:限定9月3日當日購票8折(入場須出示相關證件)
●團票優惠:單一節目購買20張以上,請於週一至週五 10:00~17:00來電04-2251-1777洽詢
●於OPENTIX網站或APP使用100點(含)以上文化幣折抵票價,即可享有以下優惠:
✔成年禮金青年席位:每席優惠票價300元,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青年席位5折自由座:享有5折優惠,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持青年席位票券者,須驗證入場,未持證件(身分證或健保卡),恕無法入場
【注意事項】
●各種優惠僅能擇一使用
●套票及團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首場演出日1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套票及團票恕不接受換票
※於OPENTIX網站或APP使用100點(含)以上文化幣折抵票價,即可享有以下優惠:
✔成年禮金青年席位:每席優惠票價300元,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青年席位5折自由座:享有5折優惠;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持青年席位票券者,須驗證入場,未持證件(身分證或健保卡),恕無法入場
※U23會員驗票方式
✔23歲(含)以下:出示歌劇院LINE會員綁定畫面或證件(身分證或健保卡)
✔24歲(含)以上:出示歌劇院LINE會員綁定畫面(證件不適用)
歌劇院會員於購票前請先至OPENTIX完成臺中國家歌劇院會員綁定。綁定步驟:
1.點選「會員」>帳戶「會員綁定」 >「新增綁定」,選擇「臺中國家歌劇院」或「臺中國家歌劇院(U23會員)」
2.輸入在註冊時所留的身分證字號或護照號碼及西元出生年月日,並勾選「我已詳閱並同意隱私權政策」完成會員綁定
※全長約70分鐘,無中場休息
※建議7歲以上觀眾入場
※臺灣台語發音,中、英文歌詞字幕
※演出進行中,請勿錄影、錄音或拍照,並請關閉隨身會發出聲響或光源的電子產品
※遲到或中途離場的觀眾須由現場服務人員安排進出場
※退、換票最遲須於節目演出日1天前辦理並酌收手續費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任何異動將於官網公告
購票方式
※特別提醒,如本節目有以下方案,無法於超商購買:
取票方式
實際取票方式請依結帳頁面顯示的選項為準。取票方式僅能擇一,如需選擇不同取票方式,請分次購買。
退、換票期限:
最遲須在演出日1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逾期無法受理。
例:演出日為6/29,最後退、換票期限為6/28。
退票手續費:
每張退票收取票面售價10%手續費。
退票申請方式:
【選擇電子票或尚未取紙本票】
以「ATM轉帳、現金」購票:
請至網站勾選項目2,填寫訂單資料並附上存摺照片辦理,申請的退票如符合退票規則,將於3個工作日內執行退票作業。
※ATM轉帳繳費時產生的轉帳手續費由銀行收取,如有退票情形(含換、補票及節目異動之退票),轉帳手續費恕無法一併退還。
【已取紙本票】
請由下述退票方案擇一辦理:
換票手續費:
同時符合以下條件時,可適用每張20元之換票手續費優待。
換票申請方式:
至OPENTIX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四大服務處臨櫃一退一買,或請聯繫 OPENTIX 客服中心02-3393-9888 洽詢。
注意事項:
如購票時使用文化幣或點數折抵,退票時,系統將退還折抵之全額文化幣,並於扣除退票手續費後,優先退還點數,再將剩餘款項退回。特別提醒,如退票時(含換、補票及因節目異動之退票),抵用之優惠券、文化幣、點數已逾使用效期,OPENTIX將無法以任何形式進行返還、展延。
【套票退票】套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亦不接受換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所購買的首場演出日1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如套票另有規定者,請依套票頁面之注意事項為主。
※ 依據文化部「藝文表演票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3點規定,若本節目因故取消、延期舉行之主要表演人員或主要節目內容,於預定表演前發生變動時,相關退票機制、受理方式、退款途徑等資訊,將另行公告於本節目頁面;若遇上述異動情境,主辦單位未提供退款機制時,以信用卡購票之持卡人,可向原信用卡發卡行申請信用卡爭議款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