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站作家專欄

「紙的悲歌」──樊慰慈

「紙的悲歌」──樊慰慈

《思想不短路》專欄|OPENTIX 2021年1月

相對於過去需要刻劃在泥板或竹簡上,紙的存在不但讓文字傳抄如虎添翼,更使傳統印刷術成為可能,一再地促進人類文化的傳遞與知識的普及。近30年來先後崛起的網際網路和電子化界面,雖更進一步催化訊息傳遞與知識普及,然從人類歷史紀錄的保存上做長遠思考,電子化真的那麼方便而可靠嗎?

文字 樊慰慈

記得多年前首次去日本旅遊時在一間大型文具店裡閒逛,偶然看到其中一層樓居然都是販售各種精緻的紙張和相關的紙藝產品。除了千變萬化的材質、色澤與厚度所帶來的不同視覺效果外,當我撫摸著各式樣品,也能感受到從指腹傳來陣陣微妙的觸覺震顫!原來做為傳統書寫和繪畫工具的紙,即使未著一墨,已能勾起無以言喻的感官情緒。後來在歐美又陸續接觸到一些製作得非常講究的畫冊、圖錄和特刊,整體風格無論是古色古香、樸實淡雅或光鮮亮麗、前衛新潮,一本書從書皮、硬殼、封面到內頁、插頁就可能用上五、六種不同的紙質,翻閱之下再度讓我指尖產生莫名的悸動。對了,還有那撲鼻而來的陣陣書香!這些經驗使我體認到,即使不著一字,書籍製作的本身也能被提升到工藝的層次,表達某種態度,成為值得品味、好好收藏的文物。

紙即文化、紙即藝術

從東漢的蔡倫(62?-121)發明造紙術迄今,紙張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已有近兩千年的歲月。在這過程中,除了原本作為書寫記錄及文藝創作上的功能外,紙的應用已擴及到清潔和裝載等民生用品上,整體消耗量與日俱增。但由於紙漿原料來自樹木和其他植物,隨著20世紀末環保意識的抬頭,傳承兩千年歷史的紙,正面臨被現代媒材取代而逐漸式微的命運。譬如一些紙本雜誌逐漸電子化了,音樂會節目單也開始以掃描條碼雲端讀取替代。作為一個讀者的我能充分理解,甚至享受其省錢省事的便利性;身為一名文化研究者,我卻意識到其中的盲點與危機!

曾有學者以歷史演進的角度針對人類知識傳遞行為進行研究,提出口傳心授、文字傳抄、活字排版印刷、電子及網路媒體等四大歷程。相對於過去需要刻劃在泥板或竹簡上,紙的存在不但讓文字傳抄如虎添翼,更使傳統印刷術成為可能,一再地促進人類文化的傳遞與知識的普及。近30年來先後崛起的網際網路和電子化界面,雖更進一步催化訊息傳遞與知識普及,然從人類歷史紀錄的保存上做長遠思考,電子化真的那麼方便而可靠嗎?

學術研究上的問題

八○年代筆者初赴美國留學時,首次到大學裡專業的音樂圖書館找資料,才知道居然有這麼多歷代作曲家的作品手稿(包括草稿、初稿及同曲在譜面上呈現不同階段的修改樣貌)、甚至日常書信原件被後人保存下來,成為學術研究上極為寶貴的一手資料。後來更發現,歷史上知名作曲家如莫札特、貝多芬、華格納仍有部分手稿散落民間,即使有的只是斷簡殘篇,偶而被送上國際拍賣會,一些博物館或學術基金會都會設法籌措巨資、競標收購。反觀近代作曲家愈來愈多直接用電腦軟體打譜創作,並以電子檔發行和流通樂曲定稿的譜版。未來的音樂學者將如何從中研究21世紀以降作曲家的創作軌跡?即使部分作曲者在個人電腦或雲端存有其譜寫過程的片片段段及相關書信,除非去世前願意鉅細靡遺地交代清楚,這些電子檔案將如石沉大海,無法為後人解鎖取得。

科幻情節抑或恐怖事實?

此外還有一個常人不會意識到的問題,抽象的雲端實際上是散布在世界某些角落、碩大無比的實體超級電腦。這些不停運轉、亟需散熱、極其耗電的重要主機群可能藏在山中、海底、地下,對於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仍未做過充分的評估。更重要的是,即使廠商巨擘們聲稱有再多的保全及備份,但沒人能保證它是否抵擋得住未來的戰爭型態(電磁波)和天災(恰巧直接命中地球的週期性強烈太陽風暴)。古代有秦始皇焚書坑儒,未來若不幸出現想消滅現代資訊及知識的「秦始皇」,用的不是幾把火,而是效果更徹底的強大電磁波!

姑且先撇開好像有點杞人憂天的科幻情節,筆者只是希望能多保留一些藝術創作過程以紙筆和字跡留下的溫度。而一本精心編排、講究印刷的音樂會節目冊,雖得用掉一些寶貴的紙張,但絕不同於安屎之亂被搶成一團的衛生紙,而是能讓讀者翻閱時在指尖產生悸動,並值得收藏的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