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文章

專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孟超 10年風雨終見晴

專訪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孟超 10年風雨終見晴

等了10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終於在3月11日揭開頭紗,在眾所期待之中,展開了為期兩個月的試營運。一如國內所有大型表演場館的竣工落成,初見世人的北藝中心難免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批評和指教,身為執行長的王孟超抱持著「試一下,更好」的心態,將他們都視為貴人,持續優化設施,為8月的正式開幕做足準備。

文字|盧家珍、黎家齊

攝影|張震洲

虛心傾聽,戒慎恐懼

「一個劇場從竣工到開幕,至少要1年的時間才能上軌道,北藝中心的試營運時間已經比歌劇院、衛武營還長,我們都很珍惜,也都戒慎恐懼。」王孟超說。

會戒慎恐懼不是沒有理由的,在這10年之中,電腦訊號已從類比轉為數位,許多當時購入的先進劇場設施,現在已成了「過去式」,不只操作穩定性堪慮,甚至調光器還停產。因此技術人員每每忐忑不安,即便演出結束也不敢關機,深怕再開機可能會出現一堆錯誤訊息;而為了增加可汰換的備品,同仁還把握機會,在桃園多功能藝術中心更換調光器時,購入這批拍賣的設備,以備不時之需。

歷經廠商倒閉與重新發包,北藝中心的再起步必須面對許多修繕問題。以大劇院的座椅為例,一般來說,座椅在開幕前才會安裝,然而北藝中心的竣工日不斷推遲,座椅整整裝設1年才迎來試營運,原本便有了破損狀況(註),加上試營運前一週竟有3隻貓來「亂」,一夜之間抓破了許多座椅,讓大家幾乎要崩潰。由於這些座椅都是義大利訂製,送修已來不及,只得在訂製新品的同時,先將可用的座椅盡量集中在一起,以解燃眉之急。

此外,北藝中心的設計與監造是由庫哈斯的OMA團隊負責,因而許多工程都必須經過他們的審核,當然優化過程中也不乏許多爭論與妥協。像是試營運以來被批評為「意義不明」的指標系統,原本設計師堅持只使用簡單的圖形來標示劇場及廁所方向,但在缺乏中文資訊的情況下,觀眾未能理解這樣的指示方式,反而因此延誤時辰。所以未來指標系統會再調整,等觀眾熟悉北藝中心的場地後,再考慮簡化指標。

「我們真的很認真,連停車場都請計程車隊來測試一下,抓出車擋位置不合的問題。」王孟超說。相較於這10年來的走走停停,優化工程雖然繁瑣磨人,但只要實實在在執行,必能一步步看到成果。

王孟超說:「(北藝中心)工程延宕雖然不幸,但換個角度想,未必不是一種祝福,讓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去交流和扎根。」(張震洲 攝)

十年磨一劍,有夢最美

在王孟超尚未完工的玻璃辦公室中,可以看到一把金色的鏟子,那是他以諮詢委員身分參加2012年北藝中心破土典禮的紀念品;2014年,他已是北藝中心的籌備處主任,歡歡喜喜看著北藝中心上樑,卻沒料到兩年後會遇到營造商倒閉。

「某一根樑上面還有我的簽名呢!」王孟超笑道。

10年來,王孟超的名字幾乎與北藝中心畫上等號。前4年,經營團隊是採標案制,一年一標,2015年還曾因為標案銜接不順,在近4個月的空窗期中無人協助,王孟超只能「校長兼撞鐘」,甚至在颱風天時隻身前往改建中的台北試演場掃除積水,這段經歷後來也變成他的經典回憶。

對王孟超而言,台北試演場非常重要,它是北藝中心的第一個根據地,也是夢開始的地方,音樂劇和馬戲人才都從這裡萌芽。在台北試演場改建完成的2016年,北藝中心納入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旗下,自此有了固定的人事組織,然而也在這一年,理成營造宣布破產倒閉,劇場的完工看似遙遙無期。

就像王寶釧苦守寒窰一樣,王孟超守著一個無形的寒窰,除了興建工程千頭萬緒之外,更困難的是如何說服議員「沒有劇場仍要經營」。

「大家都覺得劇場還沒蓋好,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王孟超說,劇場不能等開幕了再去找節目,必須早早建立國際關係並培養人才。然而每次預算一出了文化局,就是被刪減的開始,從市政府刪到市議會,曾有科目被刪到只剩一塊錢,有一次他還氣得衝出會議室。

從動土至今,北藝中心歷任9位文化局長,王孟超自認幸運,歷任副市長與文化局長總是相挺。尤其在工程停滯近1年半期間,當時的文化局長鍾永豐是土木工程出身,處理再發包案的經驗豐富,明快排除各種困難障礙;現任文化局長蔡宗雄則是公務體系出身,嫻熟各項法規,為北藝中心的行政法人化推了一把。隨著「無圍牆博物館計畫」的推動,北藝同仁透過這個平台,與社區及各局處合辦活動,如台北燈會、台北光節,甚至肩負起重振士林的任務,加上各項培育交流的成果被看見,議員們漸漸從質疑轉為支持。終於,王孟超不必再費力證明北藝中心的營運價值。

王孟超在北藝中心的曲面玻璃牆前留影。(張震洲 攝)

工程延宕原來是一種祝福

「工程延宕雖然不幸,但換個角度想,未必不是一種祝福,讓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去交流和扎根。」

王孟超說,庫哈斯所設計的北藝中心因為獨特性十足,即便是場館尚未落成,仍受到國際矚目。尤其在全世界預算緊縮的情況下,國際共製已是必然的趨勢,在歐、美、澳共製多年之後,它們不約而同將眼光望向亞洲,而台灣無疑成為最具蓬勃創意的新選項。「有了場館,在談共製時才有對等性。」為此,王孟超積極參加APPEC、ISPA等國際組織,以打開北藝中心的能見度。

同時,北藝中心也在有限的預算下,以「跨界」和「陪伴」的方式,試圖擾動亞洲的藝術環境,並健全台灣的表演藝術生態。

例如「亞當計畫」聚焦亞洲優秀的新世代藝術家,以台灣的自由環境為基礎,打破政治與經濟藩籬,搭建一個連結世界的網絡,每年,來自不同國家與領域的藝術家們在此相遇,進行各種有機對話與創作,隱然形塑出未來亞太藝術的面貌;而與法國國家舞蹈中心合作舉辦的「Camping Asia」,則以營隊形式邀集各國藝術院校學生、跨領域藝術家,密集進行工作坊和演出,一方面進行人才培育,同時也促進在地與國際間的舞蹈專業人士交流。

此外,北藝中心以「上游、中游、下游」的概念,陪伴藝術家一路成長到創作熟成,這是國內場館前所未見的創新作法。透過音樂劇和馬戲人才培訓計畫、臺北藝穗節、Camping Asia等上游平台,發掘人才與作品,再將其導入中游的臺北藝術節「共想吧」、臺北兒童藝術節「童創基地」進一步錘鍊,最後熟成才進入下游的各項藝術節正式演出,讓藝術家和作品在展演前得到充分的孵育。

「我們也是一邊做一邊調整,若不是因為工程延宕,可能也無法進行這些嘗試。」王孟超說,接下來的5、6月,北藝中心會進行閉館和優化,7月的開幕季除了由明華園演出首檔開箱戲之外,兒藝節也會熱鬧展開,呈現首波孵育作品,到了8月正式開幕,將有更多孵育與共製節目輪番上陣,敬請大家拭目以待。

註:王孟超說明,北藝大劇院的座椅外表材質有大量破損,最主要是因為使用環保材質,因2015年底就已到貨,施即碰到建商倒閉,工程停擺,所有椅子都長期處在潮濕悶熱工地,年限未到就提早崩解。

因為王孟超的堅持,藍盒子劇場的牆面才從建築師的原始設定改為合適劇場實際運用的深藍。(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提供)

扛下十字架 人生中難得的「穩定工作」

1987年回國的王孟超,躬逢其盛遇上了國家兩廳院的開幕,他沒來得及參與前面的擘畫,只經歷了開館後的忙碌。此後又有臺中國家中歌劇院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開幕,讓他更清楚一個場館在建設之前,必須有一個專業團隊來營運。

2013年,北藝中心成立籌備處並遴選主任,實務經驗豐富的王孟超被視為最合適的人選。這確實是個驗證概念的難得機會,但王孟超心裡也很清楚,它不是件容易的差事,尤其在公務體系綑綁下,一定會有許多窒礙之處。在遲疑之際,身為基督徒的他,突然想到聖經裡的一句話:「不論是生是死,只要勇敢,就往前衝吧。」於是,他承接了這個重要的十字架。

王孟超說,遴選主任的前一週適逢母喪,他想起媽媽在世時總是擔心他的工作「不穩定」。「或許也是冥冥中的安排,這個位子,應該算是『穩定的工作』了吧!」

「藍盒子」 劇場人的專業堅持

北藝中心的3個劇場都是藍色系,庫哈斯選擇Pantone646C色號的淡藍,作為劇場的代表色,由於這個色號尚未被命名,大家便暱稱它為「北藝藍」。

當時王孟超對這個藍色其實有隱憂,從事劇場設計數10年的他,知道當燈光打下來的時候,舞台鏡框旁邊的淡藍色都會亮起來,這將會干擾觀眾的視線。他甚至租了信義計劃區的「新舞臺」來做測試,證明他所言不虛。

為了尊重庫哈斯的設計,王孟超在文化局長說服下,同意保留大劇場和球劇場的Pantone646C淡藍,但對於俗稱「黑盒子」的中劇場,他卻不願意妥協。最後,庫哈斯將顏色改為Pantone648C的深藍,它會吸光,在燈光下將呈現比黑幕還黑的顏色,這才讓王孟超放下一顆心。而這個黑盒子劇場,也因為它的深藍,從此變成了「藍盒子」劇場。

歡迎逛逛OPENTIX上的北藝中心旗艦館,看看有什麼精彩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