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日新月異下的懵懂人性 喬埃.波默拉診視當下、預示未來

日新月異下的懵懂人性 喬埃.波默拉診視當下、預示未來

文字 / 王世偉
攝影 /
Elizabeth Carecchio

「佳評如潮的《明天會更好(1)―路易末日》之後,法國劇作家/導演波默拉沈寂四年,未推出新作.他不想重複創作套路,書寫成人的愛恨情仇.為了回歸劇場創作初衷,他暫時告別固定班底,與年輕演員展開首度合作,一同探索青春期的認同曖昧.《童話與傳說》以全女性演員扮演青少年與仿生機器人,透過寓言敘事,帶領觀眾深入虛擬卻真實的未來家庭生活,突顯人際關係的衝突與矛盾。」

童話與傳說的社會啟蒙

《童話與傳說》的劇名和內容呈現極大反差。波默拉將劇情背景設定在一個與當代極度相仿的未來社會:每個家庭幾乎都配備了一個陪伴孩童學習、玩耍,協助清理家事的「人形機器人」。劇中沒有史詩情節和訓誡寓意,而是以現實人生為模型的虛擬之作。對波默拉而言,富有不同涵義的「童話」透過精簡形式,構成相互獨立的短篇故事;而「傳說」則詢問每一個人如何建構自我認同和想像世界,這是作品要探討的主軸。的確,童話和傳說如同古代社會的成年禮,它們透過奇幻的故事告訴孩子如何面對自身的恐懼和世界的殘酷。在波默拉的未來世界裡,機械人彷彿取代了童話和傳說的教育功能,成為伴隨孩子成長的具體象徵。在這種無生命完美化身的對照下,人性反而更突顯出它真實且複雜的紋理。

圖 / Elizabeth Carecchio 攝

波默拉擅長用變奏曲的編劇手法,發展一個主題的多重面向,《童話與傳說》也不例外。透過快速變化的短篇場景,觀眾將不同角色的境遇化零為整,逐步觸碰到本劇的核心。隨著劇情鋪展,作者╱導演呈現青年男女對待完美人形的不同態度:充滿著慾望與恐懼、玩物般的操控與剝削、棄如敝屣的輕蔑、依賴、愛慕、甚至崇拜……同時,他也勾勒出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種種社會現象:倚強欺弱的霸凌行徑、委靡不振的男子氣概、性別倒置的曖昧、對人形的移情作用、無性戀的趨勢、可被機械取代的母職、父權的崩毀等。的確,波默拉不僅描繪出青春期的迷惘,也突顯出科技產物對人性的影響。他勇於探討當代人面臨的價值觀轉變,無論其涉及性別認同、兩性關係、家庭倫理、教育功能、物戀(Object sexuality)、生存意義等。

女扮男角的曖昧

為了探索青春期和科技的關聯性,波默拉展開為期六個月的工作坊,並從中挑選了九名未滿一百五十五公分的女演員,來扮演十一至十四歲的少年男女。他們從主題式的即興發展出發,再由作者╱導演逐步建構文本。對波默拉來說,工作坊的重點在於如何塑造角色身體和聲音的真實性,無論其涉及桀驁不馴的少年或冷若冰霜的機械人:「我從演員身上汲取靈感,探究人工智能該如何說話,了解語言從何而來。[註1]」無論是身形姿態、動作張力和話語節奏,舞台上的演員維妙維肖地表現出青少年的張狂、激動、徬徨和憂鬱,根本叫人分辨不出來她們是廿六至卅二歲的女演員!

波默拉透過「跨性扮演」突顯青少年和機器人「雌雄莫辨」的共通性,如他所言:「青春期的孩子除了把這個世界區分成男女兩種類別,也得承受大人直言不諱的命令。他們心中永遠都在戰鬥,試著同化一個團體或區隔他人與自己的不同。這就是年輕人內心掙扎的關鍵。[註2]」對作者╱導演來說,即使這齣戲呈現出社會真實的一面,但絕不能運用寫實形式呈現。「女扮男角」不僅撼動觀眾感知,使他們無法辨別舞台上的演員是男是女、是真人還是機械,也反映出青少年的內在矛盾:「透過他者的性別角度去詮釋男子氣概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建構行動:『扮演』男生外,又得馬上『區別』什麼是女生。這不是本能反應,而是要顯露出社會怎麼建構自我認同。我認為這齣戲少年的角色若全由男性扮演,不會有任何意義。[註3]」的確,劇中「男子漢訓練營」一景明確體現了波默拉的概念:為了抵抗高漲的女權聲勢,教練指導一群少年如何擺脫陰柔的舉止和態度,重拾男性尊嚴。在此,作者╱導演強調性別符號對青少年成長的深刻影響,而男子氣概並非與生俱來的本性,只是一種外在的假象。他不但突顯了個人認同的歧異,也間接質疑了我們對於兩性差異的認知。

圖 / Elizabeth Carecchio 攝

以假亂真的詭譎感

不同於融合先進科技的機器人劇場,波默拉用演員扮演仿生人,並透過簡單的造型和音效變化處理它們的形象。除了機械化的動作和平板的音調,它們戴著金色假髮、身穿復古毛衣,與一般青少年沒有兩樣。波默拉刻意強調機器人與少年外型上的曖昧,擾亂觀眾的評判標準,開啟他們心中的深層辯證:「機械人就像是舞台上孩子們的鏡像,用來檢視他們的行為舉止是否真誠。編造看似栩栩如生又真心實意的假象,讓我陷入形而上學的深度思考,也是劇場的挑戰。[註4]」創作時,他特別參考了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的《恐怖谷理論》,企圖在呈現中營造出一種「詭譎感」(Unheimlich),讓觀者始終游移在疏離與認同之間。

對波默拉而言,劇中的仿生人如同人類情感和行為的對照物,反映出人格的建構:「這些依據人類形象打造的機器人,讓我們思考自己其實也是社會和文化的產物。它們體現出每個人的行為和觀念都是後天建構而成。[註5]」的確,劇中的機器人如同青春期男女,善於觀察他者、模仿對方,甚至帶有一種易感的特質。透過它們的存在,觀眾更能體會到劇中年輕人暴戾的性格、情感的矛盾、認同的曖昧,甚至是人際關係的僵化、社會的偏見與荒謬。

(本文摘錄自《PAR表演藝術雜誌》 第329期 / 2020年05月號-點此觀看全文

[ 註 ]

  1. 〈Joël Pommerat explique le « fantasme du vrai » qui guide « Contes et Légendes », sa nouvelle pièce〉, propos recueillis par Fabienne Darge in Le Monde, 08 janvier 2020.

  2. Stéphane Capron,〈Joël Pommerat dans les limbes de l’adolescence〉in Scèneweb, 13 janvier 2020.

  3. 同註1。

  4. 〈 Avec ces êtres fabriqués, on peut aller chercher de quoi est faite l’humanité vivante 〉, propos recueillis par Anne Diatkine in Libération, 9 janvier 2020.

  5. Corinne Denailles,〈Les robots et nous〉in Webthéâtre, 18 janvier 2020.

2023 NTT Arts NOVA路易霧靄劇團《童話與傳說》

2023 NTT Arts NOVA路易霧靄劇團《童話與傳說》

2023/5/26 (五) - 2023/5/28 (日)

前往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