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楊.馬騰斯-直面政治 舞動對言論自由的諷刺與希望

楊.馬騰斯-直面政治 舞動對言論自由的諷刺與希望


文字/吳孟軒

攝影/Phile Deprez


「前陣子,我在fABULEUS(註)與13位年輕舞者合作的《通過貝克德爾測驗》(Passing the Bechedel Test),一部探索女性主義的演出,讓我徹底脫胎換骨。我現在比較敢公然地談論政治了。」曾於2019年來台演出雙舞作《三之律》(Rule of Three)與《嘗試》(Ode to the Attempt)的比利時編舞家楊.馬騰斯(Jan Martens),曾如此在訪談裡形容自己創作《任何搞分裂的企圖都將以粉身碎骨告終》(any attempt will end in crushed bodies and shattered bones,以下簡稱《粉身碎骨》)的心境。這句很長且具威脅意味的作品名稱,正來自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香港反送中運動者的嚴厲警吿,馬騰斯卻率17名來自各方的舞者,公然「搞分裂」。


熟悉馬騰斯作品的觀眾,大概會對他的強烈表達感到驚訝。這位即將奔四的編舞家,自2010年開始創作後,作品便備受矚目,並頻繁受到國際邀演;然而,在《粉身碎骨》、甚至《通過貝克德爾測驗》之前,馬騰斯並非熱愛談論政治的創作者,雖然觀眾可以在《嘗試》閱讀到他對溝通的渴望、在《三之律》體認到人在社會網絡中的持續運動,或從那曾令他聲名大噪的《SWEAT BABY SWEAT》、《凡人》(The Common People)、《維克多》(Victor)中,嗅聞到馬騰斯對於關係的高度敏銳。但相較政治,馬騰斯似乎更關注如何透過極簡和重複的動作,引動表演者的複雜狀態,並在細微的層次變化裡,不斷重塑、重用、重構已成慣習的動作語言。



圖/《任何搞分裂的企圖都將以粉身碎骨告終》(Phile Deprez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粉身碎骨》依然具有馬騰斯式的編舞邏輯,不過編制更龐大、音樂更磅礴、動作更凝鍊、訊息更裸露。在激昂的協奏曲和灰色調的舞台空間中,舞者們輪番上陣,在各自的位置反覆執行自己的動作,堅定且獨立,彼此嚴密交織成一強而有力的樂曲。這群跨越好幾個世代的舞者們,有人還是青春少女,有人已是帥氣阿嬤,有具優異技巧的資深舞者,也有來自默劇背景的表演者,舞者的多樣性來自馬騰斯對異質性的一貫興趣:「我希望讓觀眾在我的舞群中看到自己的身影,這樣他們才會有感,而不只是看到舞者像神仙下凡一樣,能夠連續做5次單腳尖旋轉。」


雖然《粉身碎骨》很「馬騰斯」,卻也有著與過往作品顯著的不同:大量的言說,尤其說出社群媒體時代所需要的社會運動特徵。鏡頭、hashtag、憤怒、行動、驚慌、零容忍、受苦的照片、敵人、希望、按讚……馬騰斯透過一個又一個的關鍵字,拋出他對後真相時代抗議浪潮的觀察。《粉身碎骨》所勾勒的抗議行動,是洶湧的情感,也是社群媒體的盛宴,是群聚的豐沛能量,也是醒目奔放的表演;無論是#metoo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s)、全球氣候變遷遊行,這些引發馬騰斯創作的靈感,都成為《粉身碎骨》裡,由行走與螢幕混合而成的,「我們的時代」。



圖/《任何搞分裂的企圖都將以粉身碎骨告終》(Phile Deprez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粉身碎骨》對言說與文本的興趣,主要延續馬騰斯於2019年創作的《通過貝克德爾測驗》;這是一個針對年輕女同志與多元性別的作品,深受女性主義與#metoo運動影響的馬騰斯,透過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珍特.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麗貝卡.索尼特(Rebecca Solnit)的著作,構築出讓表演者們共享的話語基礎,以鋪陳自己的生命傳記,並得以談論自己感到憤怒的話題,例如環境、性別與身分認同。言說與文本,在此被馬騰斯視為自我發聲的重要途徑,也因而催生出《粉身碎骨》,一個具豐沛色彩、力量與旋律的舞作,堆疊著言論自由的諷刺與希望。


註:fABULEUS是位於比利時魯汶的表演藝術劇場,以戲劇與舞蹈為主,特別關注年輕的創作者、表演者與觀眾,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


猜你立刻就想去

2023秋天藝術節 楊.馬騰斯《任何搞分裂的企圖都將以粉身碎骨告終》


2023/11/3 (五) - 2023/11/5 (日)

國家戲劇院

前往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