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懾全面感官的文化記憶。」——英國泰晤士報
巡演法國、英國、瑞典三國11城
再現臺灣4城市 親臨感受更猛更狂的《十三聲》
一部讓世界看見台灣生活野性與脈動的作品,收盡城鄉街巷喧囂、捕捉搖曳身姿百態。
巨大的錦鯉掠過,他們旋轉踏步,手拍節奏,如咒語般的隊伍前行;街頭的吆喝,古老的恆春歌謠在空中迴盪;佝僂、失序、偏執、斷裂,閃射出異樣的身體光譜。60年代華西街的傳奇人物。他在大厝口廣場賣藝,舉凡古今佚事、流行俚俗,都是他的拿手好戲。一人分飾多角,忽男忽女,幼聲老嗓,唯妙唯肖。圍觀者眾,拍案叫絕,人稱「十三聲」。
編舞家鄭宗龍及跨界音樂人林強、金蝶獎金獎得主美術設計何佳興、世界劇場設計大獎王奕盛、燈光設計沈柏宏、以及登上美國芭蕾舞雜誌《Pointe》的服裝設計師林秉豪,劇場鬼才蔡柏璋,聯手再現台灣生猛旺盛生命美學,閃爍著令人痴醉的斑斕色彩。
《十三聲》2016年首演即造成轟動!
舞評撰文讚譽「太台了、太美了、太狂了、太爽了!」
觀眾好評如雪片般湧入:「我好感動,雞皮疙瘩壓不下去」、「年輕一代的觀眾,會死心塌地地愛」、「我覺得心臟再一次被重擊」、「十三聲拿去歐洲會橫掃千軍」、「生氣勃勃,是傳統市場的叫賣殺價、笑鬧爭執,充滿小人物的故事與掙扎,極具生命力,是的,就是我們台灣最迷人的風景……」。
鄭宗龍 /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暨編舞家
2020年,接續林懷民,出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出生於台北艋舺的編舞家,2002年加入雲門舞集,2006年起擔任雲門2特約編舞家,2012年任助理藝術總監,2014年任藝術總監。
從擺攤叫賣的幼年汲取創作靈感,作品交織街頭張力與人生百態,獨樹一幟。曾獲德國No Ballet 當代編舞比賽銅牌獎,西班牙MASDANZA編舞大賽首獎及台灣台新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獎」。2006年至2015年間,他為雲門2編創了《牆》、《一個藍色的地方》、《來》等作品於國際舞台演出,獲得好評。紐約時報讚譽:「雲門2的卓越應與世界分享!」2017年應邀為澳洲雪梨舞團編作《大明》,在巴黎與澳洲獲得熱評。
他的長篇作品《十三聲》挖掘台灣古老、俚俗的文化記憶,全球巡演,受到觀眾及舞評的熱烈迴響,被法媒譽為是鄭宗龍「吸引眼球的一場勝利」。2019年與冰島搖滾天團席格若斯Sigur Rós合作的《毛月亮》,結合人文、科技、當代、未來,國際專業舞蹈評論網站SeeingDance稱這個作品「兇猛而美麗」。2020年《定光》,融合身體與自然,舞評譽為「雕琢精緻,值得一看再看」。
2020年鄭宗龍與阿喀朗.汗、威廉.佛賽等國際知名編舞家,同時獲選入羅德里奇出版社出版的「五十位當代編舞家」。
林強 / 音樂
生於彰化。曾任詞曲創作、歌手、DJ等職。受侯孝賢導演的鼓勵,從《南國再見,南國》開始電影配樂的工作。也參與短片、廣告、動畫、紀錄片的配樂。2004年起開始與各領域的藝術家合作交流,以配樂或現場演出的方式跨界共創,作品融合電子音樂與台灣元素的特性,近年嘗試實驗及環境音樂創作。2016年和編舞家鄭宗龍因《十三聲》開始合作緣份,後繼續合作舞作《大明》《乘法》《定光》。
何佳興 / 美術設計
成長在台北老城區大稻埕一帶。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雙主修書法篆刻及當代藝術。AGI會員(國際平面設計聯盟)。2006年成立「Timonium lake」,2019年和友人成立「季風」文化造型工作團隊,以繁體漢字線條為設計方法,長期和不同領域創作者合作,共創轉化台灣在地文化經驗為精神造型。關注近年亞洲、台灣設計急遽流動的文化面貌。
王奕盛 / 影像設計
北藝大劇場設計系畢業,倫敦藝術大學中央聖馬丁藝術暨設計學院新媒體藝術碩士。2001年為雲門舞集《行草》設計投影,2006年起為《風.影》《屋漏痕》《稻禾》《白水》《微塵》設計影像。《屋漏痕》獲選2013年世界劇場設計展互動與新媒體設計類銅牌獎。《稻禾》獲2014年英國劇場界設置的「明亮騎士」影像設計大獎。《十三聲》獲得2017年世界劇場設計展投影與多媒體設計類銀獎。2020年出版著作「看不見的台前幕後」。
沈柏宏 / 燈光設計
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與鄭宗龍合作《在路上》《一個藍色的地方》《杜連魁》《來》《十三聲》《毛月亮》等作品。近年作品包括薪傳歌仔戲劇團《昭君。丹青怨》,故事工廠《我們與惡的距離》《小兒子》等,亮堂文創《莎姆雷特》,臺灣國樂團《越嶺~聆聽布農的音樂故事》,表演工作坊《昨夜星辰》,漢唐樂府《陸九淵》及第21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等。
林秉豪 / 服裝設計
高中念美術,大學主修舞蹈。2008年首次應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之邀,為舞作《花語》設計服裝,2011年為《如果沒有你》設計服裝。與鄭宗龍合作過《來》《一個藍色的地方》以及《十三聲》等舞作。2012年創舞衣品牌 KeithLink。現任橙橙國際有限公司創意總監,並以筆名「蕾群陰Ballet Monsters」出版《芭蕾女孩的祕密日記》圖文書,也是網路人氣幽默舞蹈畫家。
蔡柏璋 / 聲音指導
臺灣大學戲劇系畢業,英國倫敦皇家中央演說暨戲劇學院音樂劇場碩士。前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致力於戲劇推廣和教育工作。蔡柏璋集編、導、演三項才華於一身,2009年起與呂柏伸擔任台南人劇團聯合藝術總監。由他擔綱演出的作品多次獲得台新藝術獎的肯定。2016年受邀為鄭宗龍的舞作《十三聲》擔任聲音指導,為雲門舞者做完整的聲音訓練。代表作品有《K24》、《Re/turn》、《木蘭少女》,現為《柏覽會離題》主持人。
指導 / 文化部
主辦 / 屏東縣政府
承辦 / 財團法人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
舞作委託製作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雲門舞集 鄭宗龍《十三聲》購票優惠公告
第一波:早鳥優惠價!於2/16~2/24期間購票本檔節目,可享有75折早鳥優惠價。
第二波:套票優惠價!於3/18起,於屏東文化處相關套票頁面購票,任選2檔節目可享套票優惠價75折。
◎身心障礙人士及陪同者1名購票5折優待(入場時應出示身心障礙手冊,陪同者與身障者需同時入場)。
◎年滿65歲以上購票享5折(入場時請務必攜帶身份證)。
◎屏東藝遊卡會員享票價75折(每場限4張)
◎單次購買20張(含)以上享票價75折。
◎屏東縣民/工作者購票享8折(入場時請務必攜帶身份證)。
◎學生購票享8折(入場時請務必攜帶學生證)。
◎雲門之友85折優惠,請輸入優惠代碼(加入成為雲門之友)
(折扣優惠限擇一使用,恕不重複優惠)
退/換票時間:最遲須在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退、換票,主辦單位另有規定則從其規定。
申請方式:
【尚未取票/電子票】
請使用OPENTIX線上退訂功能,至會員>「訂單紀錄>退訂單」勾選欲退項目,完成退訂。
※請留意,每日23:30-00:00為系統結算期間,暫停服務。請務必留意退票期限,提前申請。
如無法使用退訂單功能,請至網站填寫詳細票券訂單資料,提出申請;我們會在確認申請項目符合退票規則後,人工執行退票作業。
【已取紙本票】
至OPENTIX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四大服務處臨櫃辦理,或將存摺影本(若為現金購票)、票券,掛號郵寄至100012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國家兩廳院 OPENTIX退票小組收。
退/換票手續費:退、換票酌收票面金額10%之手續費,若主辦單位另有規定則從其規定。
若消費者於退換票時限前選擇「郵寄取票」,但於演出日、展覽結束前仍未收到票券者,經雙方確認 , 得不收退換票手續費。
退換票手續費發票將預設存入OPENTIX會員載具,如有其他需求,請先致電客服中心(02)3393-9888 洽詢。
注意事項:
【優惠組合退票】若購買兩個品項以上之優惠組合,退票須全數辦理退票,或退票後剩餘數量仍符合原優惠組合規則,方可辦理。
【套票退票】套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首場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套票恕不接受換票。
【使用點數折抵退票】如訂單有以點數折抵消費,辦理退票(含換/補票)時,系統扣除退票手續費後會優先退還點數,此筆訂單之折抵點數全數退完後,才會將刷卡支付之金額刷退回購票使用信用卡。特別提醒,如退票時抵用的點數已過期,退還點數的效期將無法延展與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