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是編舞家黃翊拆解與重構文字藝術家董陽孜作品《無聲的樂章》,並透過他所擅長的科技語彙,宛如持毛筆書寫一般,讓舞者身體在空間中運墨,並透過影像,在空間中畫出董陽孜筆觸中的飛白、濃淡。舞作涵蓋細緻與張狂的動態,藉書法文字中的線條與筆觸,探索肢體流動的能量,為黃翊繼2009年《流魚》之後,運用多位舞者、回歸大量肢體動作的舞蹈新作。
黃翊也繼《地平面以下》之後,再次邀請音像藝術家黑川良一,將文字線條轉化為瞬變的光影與聲響,並在風格獨特的當代音樂衝擊中,與舞者的身體產生複雜精緻的結合,呈現一幅幅溶於肢體與光影間的流動畫作。
舞者:謝承佑|攝影:黃翊|文字藝術:董陽孜|影像構圖:黃翊
舞者:鍾順文、蔡宜庭|攝影:黃翊|文字藝術:董陽孜|影像構圖:黃翊
董陽孜老師2014年觀賞《量身定作》後,請友人代為聯繫黃翊,開啟了合作的起點。黃翊當時正在製作《地平面以下》,《⻑路》亦尾隨在後,無法即刻開始合作,但董老師的提議,黃翊一直放在心上,深怕自己不夠成熟,把老師的作品做砸了。2014年到2022年,八年間,黃翊持續的醞釀,並與日本音像藝術家黑川良一,討論詮釋語彙。
2023年,董陽孜老師八十歲,黃翊四十歲。黃翊再次邀請黑川良一,在疫情的此刻,跨越國界,透過黃翊高能量、瞬變、精確冷冽的舞蹈語彙、機械裝置,結合黑川良一精細、複雜、強烈的音像藝術風格,一同藉由《墨》回應董陽孜老師,一位同樣不斷挑戰跨界極限的藝術家,共創一件跨越國界、融合傳統與當代、類比與數位的跨界作品。
舞者:葉喚軍|攝影:黃翊|文字藝術:董陽孜|影像構圖:黃翊
藝術總監、編舞、程式設計、舞者|黃翊
出生於臺灣,創作語彙融合舞蹈肢體、機械、程式、影像等多種領域。人類與工業機器人共舞的《黃翊與庫卡》為黃翊的代表作之一,獲「科技藝術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奧地利林茲科技藝術節邀演。2017年,受邀擔任TED 2017開幕演出,成為首位登上TED舞台的臺灣人,透過TED IMAX於全球800間劇院轉播,TED官方網站開幕演出影片超過50萬人次點閱,並獲CNN、時代雜誌等國際媒體推崇。2022年,進入臺大管理學院學習,探索表演藝術團隊營運的未來可能性。
文字藝術|董陽孜
臺灣當代重要藝術家,擅長巨幅草書創作,筆力雄渾、奔放,字形結構及布局自成一格,以獨特的當代詮釋,開創書法藝術新風貌。創作逾四十年,已於全球舉辦超過六十場書法展覽,近期更以跨界藝術創作展演為重心,嘗試透過書寫的形式及內容,賦予文字藝術公共性,彰顯文字藝術的當代性。董陽孜大膽創新的跨界創作,希望在網路世代裡活化書寫的藝術,並讓文字藝術不斷探索介入當代藝術創作中,以延續這項東方傳統藝術的當代生命光采。
音像藝術|黑川良一
日本藝術家,1978年出生,定居於德國柏林。作品涵蓋裝置藝術、音像藝術、音樂演出等多種形式。黑川擅長將音像作品與建築物進行獨特的融合,透過融合實景資料和數位生成的結構,在虛擬與現實世界中,建構時間的雕塑。
演出團隊|黃翊工作室+
黃翊工作室+創立於2010年,2015年轉換為全職編制,為世界少數,成員包括人類與機器人的藝術組織。長年國際巡演,曾獲邀赴美加、歐陸、亞洲、澳洲近20國,累積百場以上巡演,獲各地觀眾與評論肯定。作品高度的科研比例,常透過多年研發、分階段發展的形式逐步完成。雖製程耗時,但效益較短期製作更長遠、更具國際影響力。除表演創作外,透過科技專長,為盲人觀眾研發自動化劇場口述影像系統,致力文化平權;舞蹈之家計畫,陪伴、扶植未來藝術家,建立更健康藝術職場。黃翊工作室+期望使藝術透過科技的形式陪伴人們的生活,推進科技與藝術的發展。
藝術總監、編舞、程式設計、舞者|黃翊
文字藝術|董陽孜
音像藝術|黑川良一
舞者|胡鑑、謝承佑、鍾順文、蔡宜庭
特約舞者|葉喚軍、戴怡芬、李欣、游文賓、陳奕蓁、黃彥霖、陳兆豊、水野多麻紀
技術總監|鄭皓庭
技術專員|林家樑
行政經理暨製作人|吳旻芳
影像製作助理、中日翻譯|黃湘翎
【口述影像服務】
購買口述影像席之觀眾,因需領取設備及操作測試,請於晚間6點35分至戲劇院一號門專屬櫃檯報到。未能於前述時間抵達者,請事先聯繫客服中心02-3393-9888。
本次口述影像席次位於一樓3排1、3號、2~36號(雙號),觀眾將配戴口述影像眼鏡聆聽舞台演出之視覺資訊,演出過程中可能產生微弱聲響,鄰近座位請留意並斟酌選購。
如需進一步了解口述影像服務,更多資訊:https://npac-ntch.org/articles/3002
【其他服務】
兩廳院交通資訊可參考兩廳院無障礙服務官網:https://npac-ntch.org/visits/general/accessibility
如需捷運出口導引服務,請於演出前三日預約。如有其他問題,請來電至客服專線,02-3393-9888
主視覺設計|郭保伸
2023.6.2 - 6.4 臺中國家歌劇院
成年禮金5折優惠(6.6起適用)
於OPENTIX網站或APP全額使用文化幣支付,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兩廳院會員預購 8 折
2023.4.1 (SAT.) 12:00 - 4.7 (FRI.)
全面啟售
2023.4.8 (SAT.) 12:00
舞墨套票
啟售後凡購買4張(含)以上享85折優惠
團體票優惠
單筆訂單 20 張(含)以上 85 折
單筆訂單 50 張(含)以上 8 折
單筆訂單 100 張(含)以上 75 折
單筆訂單 300 張(含)以上 7 折
單筆訂單 500 張(含)以上 65 折
◎節目全長約60分鐘,無中場休息,為維護演出品質及其他觀眾權益,節目不開放遲到觀眾進場,敬請準時入場。
◎各場次演出前30分鐘,將於國家戲劇院大廳播放《墨》創作紀錄影片。
◎演出部分含大量煙霧以及閃光、照明、雷射、巨大聲響效果,請留意並斟酌入場。
◎建議7歲以上觀眾欣賞。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
◎本節目提供預約托育服務,詳見申請辦法(採報名制,演出日3天前15:00截止報名)。
◎如為使用輪椅之觀眾,為確保於廳內移動之便利性及安全性,請務必選購輪椅席。
◎欣賞演出請配合國家兩廳院防疫相關措施。
【口述影像服務】
購買口述影像席之觀眾,因需領取設備及操作測試,請於晚間6點35分至戲劇院一號門專屬櫃檯報到。未能於前述時間抵達者,請事先聯繫客服中心02-3393-9888。
本次口述影像席次位於一樓3排1、3號、2~36號(雙號),觀眾將配戴口述影像眼鏡聆聽舞台演出之視覺資訊,演出過程中可能產生微弱聲響,鄰近座位請留意並斟酌選購。
如需進一步了解口述影像服務,更多資訊:https://npac-ntch.org/articles/3002
【其他服務】
兩廳院交通資訊可參考兩廳院無障礙服務官網:https://npac-ntch.org/visits/general/accessibility
如需捷運出口導引服務,請於演出前三日預約。如有其他問題,請來電至客服專線,02-3393-9888
購票方式
提醒您,如本節目有以下方案,無法於超商購買:
取票方式
退/換票時間:
最遲須在演出日1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退、換票,當日恕不受理。
退票申請方式:
【尚未取票/電子票】
請使用OPENTIX線上退訂功能,至會員>「訂單紀錄>退訂單」勾選欲退項目,完成退訂。
※請留意,每日23:30-00:00為系統結算期間,暫停服務。請務必留意退票期限,提前申請。
如無法使用退訂單功能,請至網站填寫詳細票券訂單資料,提出申請;我們會在確認申請項目符合退票規則後,人工執行退票作業。
【已取紙本票】
至OPENTIX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四大服務處臨櫃辦理,或將存摺影本(若為現金購票)、票券,掛號郵寄至100012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國家兩廳院 OPENTIX退票小組收。※已索取紙本發票者,須將紙本發票一併繳回辦理退票。
換票申請方式:
僅限「同一檔節目」,場次/票價/方案/座位皆可互換。
請至OPENTIX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四大服務處臨櫃辦理,或致電客服中心洽詢,無法於線上申請。
退/換票手續費:
退票酌收票面金額10%之手續費,換票每張收手續費20元,若主辦單位另有規定則從其規定。
若消費者於退換票時限前選擇「郵寄取票」,但於演出日、展覽結束前仍未收到票券者,經雙方確認 , 得不收退換票手續費。
退換票手續費發票將預設存入OPENTIX會員載具,如有其他需求,請先致電客服中心(02)3393-9888 洽詢。
注意事項:
【套票退票】套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首場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套票恕不接受換票。
因購票已開立發票,如申請退換票,將由OPENTIX代為處理銷貨退回或折讓證明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