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北藝術節 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玉山是一個處理器》

2023 TAF Concert for Plants: Mt. Jade is in Metamorphoses

類別: 音樂
分級:建議年齡 12歲以上
時間:2023/8/26 (六) - 2023/8/27 (日)
主辦:

購票資訊

選擇場館
場館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劍潭路1號
選擇場次

節目介紹

*本節目為給植物的音樂會,請攜帶植物一同進場欣賞


隨著零星的機器聲響,你在植物的脈動中進入一段都市科技環境的未來記憶,黑色的水從岩石間的隙縫中涌出,狂風吹起了沙,讓眼前的高樓成了金色,慢慢發燙。


一次提取多個指令 / 檔案 / 資訊身體 / 解碼 / 生成 / 自然現象

人造世界 / 生機繁殖 / 調配資源 / 功能重組 / 訓練路徑 / 聚合體


繼2020年臺北藝術節委製、入圍台新藝術獎的《日月潭是一個水泥盒》後,藝術組織 lololol 與日本藝術家花形慎(Shin Hanagata)、音樂藝術家王榆鈞組隊推出《玉山是一個處理器》,透過身體、影像、實驗聲響裝置與歌聲,鑽探山岳之下的情感記憶檔案和科技意識,而沉積在土地之下的精神能量又如何被解壓縮為今日人與自然的關係,生成為明日的記憶?


本作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京都藝術中心(Kyoto Art Center)之國際合作節目。




〈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介紹


科學研究發現,植物有視覺、聽覺、痛覺和嗅覺,有情緒也有身體記憶。從都市生態學的視角來說,植物已然是與人類共生共存的網絡體,然而它們傳達的訊息,我們能如何聆聽?因著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興建,有許多花草樹木被移居於此,而我們又能為身為新住民的植物做些什麼?以翻轉人類中心的生態思維,進行一場草本運動,台北藝術節邀請藝術家擘劃一系列〈給植物的音樂會〉,透過四組音樂家的跨界與跨物種溝通行動,邀請你潛入植物的萬千密語。


第四週 山岳.植物.島嶼 集體意識的轉檔解密《玉山是一個處理器》


你知道嗎?雖然歷經許多實驗研究,科學家尚未找到植物擁有聽覺的證據,但也不能直接做出否定的結論,特拉維夫大學的生物理論學家里拉綺.哈達尼便認為,植物確實對聲音有反應,只是我們還沒找到正確的實驗方法偵測……


【主創者介紹】

臺灣、加拿大|lololol(林亭君&張欣)

lololol 是循環的笑聲,0與1構成無盡陰陽變化,同時演示電腦語言的基礎脈動。lololol 時而喜出望外、暗自竊喜、或喜怒不形於色。lololol 悠遊於虛實之間的地平線上,不受限於制定的文化邏輯或角色扮演,時而發出的滄海一聲笑。

lololol 組織由藝術家張欣、林亭君於2013年共同創立。作品主要關注科技生活中的身體政治,借鏡道家思想與相關科技論,重新思考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秩序。作品計畫曾於英國貝里克電影與媒體藝術節、臺北藝術節、廣東時代美術館、墨西哥黑話機構、柏林Flaneur漫遊者藝術節、澳洲液態聲音藝術節及美國藍星當代藝術中心等地展演發表。


日本|花形槙

花形槙1995年生於日本東京,在慶應義塾大學湘南藤澤校區攻讀工程學位後,於多摩美術大學完成多媒體藝術碩士學位。花形槙對於在科技加速發展的後期資本主義社會中,自己與他者、人與非人之間游移不定的界線甚感興趣,他致力於當代藝術、身體藝術、媒體藝術等領域中,開發、實踐及推展成為非「我」亦非「人類」的物理裝置。

重要展覽及演出經歷:東京歌德學院主辦的「Stillive: 2021-2022東京表演高峰會」及臺北數位藝術中心主辦的「2021年第16屆臺北數位藝術節」。


臺灣|王榆鈞

創作領域橫跨劇場、舞蹈、電影與當代藝術,也是台灣少數結合詩與文學的歌者。持續在邊界探索,以歌聲詠唱生命的真實。近年關注實驗聲響與文學而延展的實驗詩性、對話影像所擴延出的多維聲像空間、音樂聲響與臺灣藝術史的複聲關係,及採集環境與人聲融合的共振聲響。探究時間軸線裡往未來未知的聲音,同時也向著古老大地的呼喚。期許效法耕作精神,順應自然節氣變化,持續創作,記錄當下生活的氣息;在詩與歌的脈絡裡找到一種文化對話的方式。

已出版音樂作品有《凹》EP、《沙灘上的腳印》概念專輯、生命幻想曲之《初生》《長大的那一天》《消失》劇場音樂繪本專輯、王榆鈞與時間樂隊《頹圮花園》、王榆鈞與時間樂隊《原始的嚮往》專輯、《不朽的青春》北師美術館同名展覽音樂專輯等。近期配樂作品有膠卷紀錄片《甘露水》、《久子》、《天亮前的戀愛故事》,電影《小藍》、《訪客》、《野雀之詩》, VR《無法離開的人》、VR《留給未來的殘影》、VR《遺留》,短片《須菩提的眼淚》、《肇事者逃逸》、《謎絲》,《Break and Break ! 無用之地》周書毅身體錄像展演,吳耿禎《穿牆術》、劇場作品《阿忠與我》、《搞砸的那一天》、《與清醒夢》,影集《四樓的天堂》、《沙之書》等。

【演出製作團隊】


《⽟⼭是⼀個處理器》為藝術雙⼈組lololol、花形槙與王榆鈞的合作作品


主創者 、概念、 影像|林亭君

主創者 、聲音藝術家 / 演出|張欣

主創者 、行為藝術家|花形槙

主創者 、 音樂藝術家 / 演出|王榆鈞


執⾏製作|張若涵

舞台暨技術統籌|盧胤沂

⾏政經理|劉倢婷

演出製作|Future Tao


景觀設計規劃|滿園苑 X 一攬芳華 X 裏山

贊助單位|瑞芳青雲殿

植栽捐贈|滿園苑 X 裏山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

承辦單位|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


2023 TAF Concert for Plants:

lololol, Shin Hanagata, Wang Yu-Jun

Mt. Jade is in Metamorphoses


[ Introduction ]

With the sporadic sounding of mechanical pulsations, you travel through the veins of plants to enter a technocratic city and its memory of the future. Here black water gushes between rock boulders, while a gust of wind stirs up sand and turns the skyscrapers in front of you into blocks of heated gold.

Multiple commands / archives / information as bodies / decode / generate / natural phenomena Artificial world / reproduction / resource allocation / functional reorganization / training paths / aggregation

Following "Sun Moon Lake is a Cement Box", a 2020 Taipei Arts Festival commission and shortlisted performance for the Taishin Art Award, lololol teams up with artist Shin Hanagata and musician Wang Yujun to explore emotional memory and technological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human body, plants, images, experimental sound and song. What does the spiritual energy stored underneath our land reveal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day, and of the memory tomorrow?


*Mt. Jade is in Metamorphoses is commissioned by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in collaboration with Kyoto Art Center.


lololol (Xia Lin & Sheryl Cheung)

lololol is a boundless laughter, an endless extension of lol (laugh out loud), an acronym that appears to be constructed by the building blocks of I-Ching and/or computer code. Founded by Xia Lin and Sheryl Cheung in 2013, the artist collective focuses on how emotions and body politics are informed by diverse technology cultures, with special interest in martial arts, materialist ontologies and Taoist-informed philosophies.

lololol's work, performances and collaborative projects have been shown at Berwick Film and Media Arts Festival (UK), Taipei Arts Festival (TW), Times Museum (CN), Vernacular Institute (MX), Flaneur Festival (DE), Liquid Architecture (ASTL) and Contemporary at Blue Star (USA) amongst others.


Shin Hanagata

Born in Tokyo, Japan in 1995. Graduated from Keio University and completed the master's program in media art at Tama Art University in Tokyo. Interested in the boundary between self and other, human and non-human, which is changing in a capitalist society accelerated by technology, he practices a body that is no longer "I" and no longer "human”. His major works include "Uber Existence," an imaginary "existence agency service" that commodifies the human body itself as a real avatar in the real world, and "still human," which deviates from the norm of the human body by moving the position of the eyes to another part of the body. Major awards include the New Face Award in the Art Division of the 25th Japan Media Arts Festival and so on.



Wang Yu-Jun

Engaged in artistic creation spanning theater, dance, film, and contemporary art, Wang Yujun is one of the few singers in Taiwan who combines poetry and literature. She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boundaries and sing the truth of life with her voice. In recent years, she has been interested in the experimental poetic qualities extended from sounds and literature, the multi-dimensional sonic-imagery space expanded by dialogue visuals, the polyphon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al sounds and Taiwan’s art history, and the resonant sounds captured through the acts of gathering and human voices. Her works explore the unknown sounds of the future on the timeline while also responding to the call of the ancient earth. She aspires to emulate the spirit of farming,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natural seasons, and continue creating art to capture the breaths of life in the moment. She seeks to engage in cultural dialogues in the context of poetry and song.



Lead Artist, Concept, Video Installation: Xia Lin

Lead Artist, Sound Composition / Performer: Sheryl Cheung

Lead Artist, Performance Artist: Shin Hanagata

Lead Artist, Music Artist / Performer: Wang Yu-Jun


Executive Producer: Johan Chang

Stage and Technical Coordination: Yan-Yi Lo

Admin Manager: Chieh-Ting Liu

Production: Future Tao


Landscape Design: Manyuanyuan x Yilanfanghua x Urayama

Sponsor: Ruifang Qing Yun Temple

Plant Donation: Manyuanyuan x Urayama

Organizer: Taipei City Government

Implemeter: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折扣方案

了解更多北藝會員: https://lihi2.cc/VXTPV


2023.5.11(四)12:00──5.18(四)12:00會員預購

北藝中心會員──成癮玩家75折

北藝中心會員──團隊玩家單張85折、4張以上8折、10張以上75折


2023.5.18 (四) 12:00正式啟售

會員優惠:

北藝中心會員──成癮玩家85折

北藝中心會員──團隊玩家單張85折、4張以上75折、10張以上7折

北藝中心會員──新手玩家9折,北藝官網免費註冊享購票優惠


套票優惠:

5/18(四)12:00-6/20(二)23:59


TAF 植物套票:

一次買給植物的音樂會系列《植靜派對》《表植趴體》《植物連結聲波浴》《玉山是一個處理器》四檔節目,享8折優惠,4檔選2檔,享85折優惠


臺北藝術節啟售特惠

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官網註冊或登入,前往「會員專區➠優惠券」頁面,輸入折扣碼「TAF88」可兌換2張臺北藝術節節目88折優惠券、1張會費88折優惠券。兌換後可直接前往「OPENTIX」選位購票或於北藝官網購買付費會員方案。

兌換時間:5/18至6/20日止


異業優惠:

誠品會員購票享9折

玉山銀行、富邦銀行、台新銀行、國泰世華卡友購票享優惠92折



團票優惠:

1. 單場單筆訂單 20 張(含)以上 8 折

2. 單場單筆訂單 50 張(含)以上 75 折

3. 單場單筆訂單 100 張(含)以上 7 折


其他優惠:

1. 身心障礙人士及其必要陪同者(限1人),享5折(入場時請出示身心障礙手冊)。

2. 年滿65歲以上長者購票5折,入場時請出示有效證件。

3.「藝文鐵粉加倍送」抽獎方案:在112年4月1日至5月31日活動期間,購買臺北藝術節票券滿1,000元,即可使用台北通APP登記參加抽獎,

 將抽出300名幸運得主,每位可獲得1,000元藝文獎金。


※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及折扣解釋權

展演須知

  • 演出全長:節目全長約50分鐘。

  • 到場注意事項:

    ◎本節目為遊走式演出無固定座位。

    ◎本節目為給植物的音樂會,請攜帶植物一同入場。

    ◎演出中可能會有巨大聲響,請留意並斟酌入場。

    ◎本次演出地點為北藝中心頂樓,請依現場服務人員引導,搭乘電梯再步行階梯上樓,如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本節目於戶外場地,如因氣候因素導致活動必須取消/延期,我們將會透過OPENTIX購票頁面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官方網站與粉絲專頁進⾏公告,後續處理退換票事宜。

    ◎演出中會有攝錄影之需求,購票欣賞演出即代表同意個人肖像權可作主辦單位拍攝、修飾、使用、公開展示,並用於存檔與相關活動宣傳。

購取票須知 查看

購票方式

  1. 網路購買 (信用卡、Apple Pay、Google Pay),請先加入會員
  2. 分銷點購買(現金、信用卡)
  3. 超商購買(現金)7-ELEVEN ibon、全家FamiPort、萊爾富Life-ET,僅提供電腦自動選位,每筆訂單至多可訂購8張票券。

    提醒您,如本節目有以下方案,無法於超商購買:

    • 輪椅席/輪椅陪同席
    • 套票折扣
    • 超過8張的折扣
    • 有購買張數、次數限制的折扣


取票方式

  1. 電子票(電子票服務單位
  2. 分銷點取票(分銷點資訊
  3. 超商取票 7-ELEVEN ibon、全家FamiPort、萊爾富Life-ET(每張票券需於超商支付10元手續費,每筆訂單至多可領取8張票券)
  4. 國內郵寄(另收50元郵資)
為維護觀賞權益,敬請提早完成取票
退換須知 查看

退/換票時間:最遲須在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退、換票,主辦單位另有規定則從其規定。

申請方式:

  • 【尚未取票/電子票】
    請使用OPENTIX線上退訂功能,至會員>「
    訂單紀錄>退訂單」勾選欲退項目,完成退訂。

    ※請留意,每日23:30-00:00為系統結算期間,暫停服務。請務必留意退票期限,提前申請。
    如無法使用退訂單功能,請至
    網站填寫詳細票券訂單資料,提出申請;我們會在確認申請項目符合退票規則後,人工執行退票作業。

  • 【已取紙本票】
    至OPENTIX臺北、臺中、臺南、高雄四大
    服務處臨櫃辦理,或將存摺影本(若為現金購票)、票券,掛號郵寄至100012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國家兩廳院 OPENTIX退票小組收。

退/換票手續費:退、換票酌收票面金額10%之手續費,若主辦單位另有規定則從其規定。

  • 若消費者於退換票時限前選擇「郵寄取票」,但於演出日、展覽結束前仍未收到票券者,經雙方確認 , 得不收退換票手續費。

  • 退換票手續費發票將預設存入OPENTIX會員載具,如有其他需求,請先致電客服中心(02)3393-9888 洽詢。

注意事項:

  • 【優惠組合退票】若購買兩個品項以上之優惠組合,退票須全數辦理退票,或退票後剩餘數量仍符合原優惠組合規則,方可辦理。

  • 【套票退票】套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首場演出日10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套票恕不接受換票。

  • 【使用點數折抵退票】如訂單有以點數折抵消費,辦理退票(含換/補票)時,系統扣除退票手續費後會優先退還點數,此筆訂單之折抵點數全數退完後,才會將刷卡支付之金額刷退回購票使用信用卡。特別提醒,如退票時抵用的點數已過期,退還點數的效期將無法延展與恢復。

相關單位

最近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