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臺北藝術節】透過手機《洗頭》張剛華繼續探索人與人的親密接觸
從2018年展開的《洗頭》,是藝術家張剛華一路發展的創作計畫,從工作坊、田野調查、社區劇場展演,其核心是透過「洗頭」時人與人之間的短暫親密接觸,與人互動,藝術家也藉此過程回身思考自己的身分認同。但在疫情限制下,「接觸交流」的模式轉換到線上,這次臺北藝術節的演出,張剛華以手機為媒介,透過「參與式展演」與「講座式展演」兩種形式,試圖讓兩個部分能夠彼此對話,成為一個完整的論述。
文字 / 吳岳霖
攝影 / 蔡耀徵
近年台灣的表演藝術生態,至少有兩種趨勢,一是「更長期的發展計畫」,不一定以單一作品的單次演出為目標,拉長調查、創作與修正等歷程;另一則是演出形式不局限於常見的劇場樣態,更有行為藝術、展覽等方式的介入,呈現更多元、更跨域。而明日和合製作所核心藝術家張剛華本次於臺北藝術節推出的《洗頭》,就擁有以上兩種特質。
《洗頭》其實是個「計畫」。起點是2018年的《亞當計畫—藝術家實驗室》,以「洗頭」為方法與其他參與藝術家進行工作坊;2019年,發展為田野調查藝術計畫,獲「海外藝遊專案」前往泰國、菲律賓等地駐村,並有階段呈現。直至2019年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才以社區劇場的方法進行展演,命名為《洗頭:跟我說一個故事》;後續也持續桃園、台北等地的東南亞社群發展,迎來本次的《洗頭》,將以線上方式進行,並採「參與式展演」與「講座式展演」兩種途徑來傳達創作理念。
從「洗頭」開始的藝術想像與自我實踐
張剛華並沒有預期「洗頭計畫」的發展,也沒預設會以任何劇場方式呈現。他明確定調:「這是以田野調查的藝術實踐作為方法。」並且,他也在思考:「藝術家能不能不以一個實體展演為目標去生產?」於是,「洗頭計畫」並不一定要透過田野調查去完成一個文本,或是為了展演而有框架,他更希望能夠因不同的時空環境誘發可能與方法。這更回應著張剛華近年對藝術創作的理解與想像:「需不需被劇場方法局限?」他認為:「自己愈來愈理解,我想追求的藝術展現,沒辦法在劇場被滿足,同時也似乎與目前主流的美學有些打架。」
圖/《洗頭》排練照。(高翊愷 攝 明日和合製作所 提供)
在這樣的脈絡下,2019年的《洗頭:跟我說一個故事》既有點意外也發展得理所當然。其設計出社區劇場的架構,讓洗頭得以轉移時空背景,繼續去搜集屬於大稻埕的故事。這種開放的參與式創作,也替張剛華找到一個比較理想的藝術形式。此次的展演除了在那個當下能碰觸到不同類型、背景的觀眾,甚至也帶動觀眾與表演者於演出結束後,交換身分,開啟作品框架外的互動與交流。對張剛華而言,在此次展演之前,自己多半是和田野調查對象(也就是理容院內的人)互動,但《洗頭:跟我說一個故事》讓他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回歸到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這種透過某種行為進而啟動的接觸,也與張剛華個人的性格產生呼應。他認為自己是個怕生的人,洗頭反而是找到一種方式,和不熟悉的人產生互動。同時,也讓他在與參與者接觸的過程裡,逐漸形塑出自己的反射,並且開始琢磨這些故事和自己的關係,例如從自己的身分是男同志、印尼出生、藝術家等,而思考身分認同。因此,這個從「洗頭」開始的藝術想像,通過自我的對應與實踐,也找到更核心的探索。
用「暫時性的親密」轉動展演形式
COVID-19疫情打攪了整個劇場展演的時程與規劃,但似乎也讓張剛華於不得不的妥協裡找到《洗頭》的其他視角——當《洗頭》必須轉為線上演出,什麼樣的媒介能夠達到與「洗頭」類似的效果?以及,通過這個媒介,我們所獲得的到底是什麼?於是,他選擇了智慧型手機。
張剛華用「暫時性的親密」作為《洗頭》的核心,認為這是洗頭的人和被洗頭的人在這段時間內產生的關係,其中包含了水、洗髮精的氣味,也有按摩、搓揉等觸碰動作,同時在這段時間內,可能會和另一個不熟悉的人產生互動,說不一定會在其他場域裡說的話,形成私密的、親密的經驗交換。他甚至說:「洗頭並不是最重要的。」這個過程所產生的對話與關係,才是《洗頭》最希望探索的,因此「洗頭」本身是可以被替換的。手機在當代的功能,似乎也正展現了這種能夠隔著螢幕與他人展開不一樣關係的狀態,於文字、圖片等的傳送中,與不熟悉的人產生很特別的距離感,似遠若近。
《洗頭》將運用Google Meet會議軟體達到「參與式展演」與「講座式展演」兩種形式,試圖讓兩個部分能夠彼此對話,成為一個完整的論述;也就是,以手機為媒介,讓觀眾各自所處的物理空間作為劇場,強調藝術家與所有觀眾「共時」,藉參與完成藝術家與觀眾間的協作,這種集體共創文本的私密體驗也將成為「講座式展演」的內容。
這也恰好反映了疫情時代之下,手機展現的某種功能:能夠連結人與人之間。張剛華認為自己的作品會因為空間和載體的不同而不同,「在何時何地發生,是重要的。」於是,在這個時期做《洗頭》,也想體現疫情在台灣社會的身體感。線上展演並不是個替代方案,成為「洗頭計畫」發展的一環。張剛華將「洗頭計畫」視為一面鏡子,能夠在每個時刻照出不同東西,此時亦是。而他在發展不同藝術創作的同時,也會持續照著這面鏡子,他說:「直到對鏡子照出來的東西不再讓自己興奮為止。」
臺北藝術節
邁入第23屆的臺北藝術節,配合防疫政策及措施,迎來首次的全線上演出,活動於9月18日展開,由14位藝術家及國內團隊,帶來10檔節目共計24場演出,內容涵蓋行為藝術、魔術、舞蹈、傳統戲曲、讀劇等類型。於8月23日 12:00 開賣《洗頭》、《新人類計劃:明日人》、《少女練習》等演出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系統皆可購買。
藝術家簡介
臺灣|張剛華
1987年出生於印尼雅加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現為自由創作者、「明日和合製作所」核心成員。曾獲國家藝術基金會「新人新視野」、「海外藝遊」及文化部「青年文化園丁」(計畫主持人)之專案補助,另曾參與2018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之亞當計畫藝術家實驗室。 作品專注在處理觀眾與表演者之間的權力關係,嘗試實驗更多的觀/演地位及空間權限。近年的創作實踐著重在典型劇場空間以外的展演形式,欲透過展演空間及形式的轉變,重新審視表演藝術作品在當代與社會、觀眾、議題間的向度。
你可能會喜歡
2021/9/18 (六) - 2021/9/26 (日)
2021年的《洗頭》,將藉智慧型手機,結合長時間的田調觀察,探索當代特有的社交風景。在現今病毒感染的風險下,平滑、潔淨的虛擬網路空間儼然成為傳染病大流行現下的唯一途徑。進入這場域的媒介便是智慧型手機;垂直式影像連接了無數日常的親密時刻,但手機僅是與對方聯繫的媒介,又或者手機就是我們傾訴密語的對象?
*本次展演將分為「參與式展演」與「講座式展演」兩部分,皆在Google Meet平台上進行。前者觀眾將共同參與展演與文本協作;後者以直播形式進行之講座式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