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為孩子說一則戰爭的故事 《回家》讓戰場上的吉他手「找回自己」

為孩子說一則戰爭的故事 《回家》讓戰場上的吉他手「找回自己」

【2022臺北市兒童藝術節】專題|OPENTIX編輯臺2022年7月

文字 / 田育志

攝影 / 蔡耀徵

圖片提供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一個彈吉他的男孩,踏上戰場而被炸得四分五裂,為了拼湊完整的自己,展開一段尋找自我和追溯回憶的旅程。」這部由複象公場推出的作品《回家》,2019年就入選臺北兒童藝術節「兒童劇場演出前期展演計畫徵選」與「童創基地」,經過這幾年的調整、打磨,舞台、音樂、語言等設計更加豐富,將於今(2022)年7月中在水源劇場演出,這不僅僅是個「找自己」的故事,也是讓大朋友、小朋友可以參與其中的創作。

跟著吉他手士兵的四肢 找回過去的自己

在桌遊「說書人」的玩法中,擔任說書人的玩家根據抽到的卡牌畫面進行敘述,可以是一個詞、一段話,或是一個故事,《回家》的劇情大綱也是在類似的方式下長出骨架。「當初想要以肢體表演、偶戲和物件發展一個兒童劇,我們就丟出許多地點,有墓園、軍營、城市、下水道等等,然後思考有什麼故事會在這些空間發生?」導演李承叡說起《回家》的發想,在這些場景下,軍人、戰場、被炸散的肢體、找回自己的故事脈絡逐漸被拼湊出來。

圖 / 《回家》排練現場。

圖 / 《回家》排練現場。

編劇李承寯接著補充道,不管是誰,一但踏上戰場就只能是軍人,但在那之前,每個人都有原先的身分,所以故事主軸除了要找回四散的身體部位、組合在一起之外,這些手、腳也想找回當上軍人前的過去。「在演奏『音樂』的同時,裡頭常乘載著這個人的生命經驗,音樂是一個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元素,於是把主角設定成吉他手。」

在故事裡玩耍 用肢體的視角看世界

但戰爭終究是殘酷的,即便回到故鄉,家園可能已被戰火摧殘,拼湊出的肢體或許也不是出自同一個人身上,這樣的「家」跟「自己」,還是過去熟悉的嗎?在《回家》裡,但並沒有給出正確答案,「雖然以『回家』當主題,但同時也在探索回家這個『過程』究竟意味著什麼?」李承叡說,故事並不是演完就好,而是希望觀眾也能參與其中,和演員一起建構。

「一開始只是想用肢體表演讓觀眾理解劇情,後來加入『說故事』的設計,演員一邊拿著手或腳等身體部位來表演,一邊敘述情節,透過現場敘事,邀請觀眾進入故事的想像當中,一起思考:『不同的身體部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創作之初,李承叡原想以默劇呈現,但在多次討論後,演員不再只是單純操偶,還會說故事,並隨著劇情需要,發出車聲、喇叭聲等配音。「大多數的音效都是由演員直接模擬,就像小孩子拿著玩具、模型把玩時,嘴裡也會發出『咻~蹦~』的聲音。」

圖 / 《回家》排練現場。

圖 / 《回家》排練現場。

在這樣的考量下,李承寯調整了劇本,從原先強調吉他手這個「人」,改為把重點放在場上實際出現的手、腳等肢體上。「但當角色不是人而是四肢,就覺得還有很多可以玩的東西,讓大家有不同的想像,原來手還可以這樣、那樣!」現在的劇本裡,更多的是呈現手或腳怎麼看世界,又怎麼在這故事裡有所行動。

不論大人小孩 一起享受劇場的魔幻時刻

表演形式變得更有童趣,但戰爭、找自己這樣的主題,對大人來說都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說清,孩子們能理解嗎?「戲裡除了讓觀眾去感受不同的手跟腳,也會有不同情感之外,也希望能把一些畫面種到孩子心裡。」李承寯說,這題材的確不輕鬆,但隨著孩子成長,如果未來若有機會再接觸到戰爭議題,或可能想起曾在《回家》裡看過的畫面,也許是被炸毀的家園,或是在廢墟裡彈著吉他的士兵,然後喚醒他的一些情緒或想法。

李承叡表示,雖是以兒童劇作為創作發想,但不論是什麼題材,都希望觀眾看完後能有所思考。「即使小孩不太知道什麼是戰爭,但家長可以藉由這個機會跟孩子們說明,促成親子間的溝通和交流,不管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很歡迎來看《回家》!」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孩子,雖然他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傷、躲藏起來,但我相信劇場是可以安心把內心的孩子放出來的地方,你可以盡情去想像、去感受、去詮釋你看到的表演。」李承寯分享了自己一直以來對劇場的期待,在這個空間裡,只要大幕升起,不分男女老幼,都能跟著表演享受一段魔幻時刻。

猜你現在就想知道

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回家》

2022/7/23 (六) - 2022/7/24 (日)

更多《 2022臺北市兒童藝術節 》線上專題

從線上互動到實體 《名叫中間的地方》邀請觀眾用想像力擁抱劇場

無法再見的掰掰 《掰掰見習生》與大小朋友一起練習最後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