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讓自己成為一道橋 李明潔:「不著痕跡的日常感最難。」

讓自己成為一道橋 李明潔:「不著痕跡的日常感最難。」

  

劇場小百科—what is 動作設計】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3年3月
  

文字 / 郝妮爾

攝影 / 郝御翔
  

李明潔的身體裡住著多種語言,那是舞蹈的、文本的、也是情感上的。
  

自幼科班出身,李明潔曾受過傳統舞蹈的訓練,成年以後,又有數年的光陰浸泡在街舞的世界中,並於其後轉入北藝大修習舞蹈編創,她的體內已然擁有豐厚而多變姿態;另一方面,李明潔大學主修英文系,於課堂接觸諸多戲劇文本,使其從事劇場動作設計一職,能有更多的選項拋給台上的表演者。
  

「從事這份工作的時候腦袋很忙,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態都不一樣,彼此風格迥異,如果動作呈現出來的結果不如預期,也不能立刻說不要。」李明潔停頓一會兒,接著道:「所以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大家可不可以幫我試試看?』嗯,對,我真的好常講這句話喔。」
  
讓自己成為一道橋 李明潔:「不著痕跡的日常感最難。」
  

將動作「鎖」緊,最難是日常
  

動作設計在劇場中被歸在「導演組」,一般設想,那該是導演風格的延伸,與導演一樣能夠發號施令、調整動作細節與走位。然而,偏偏也是因為介於導演與演員之間,李明潔認為自己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卡榫」,得把每個表演者的動作「鎖」進理想的位置。她描述自己的工作比較近似「溝通協調者」,作為「橋梁」連結導演與演員之間。
   

「演員最了解那個角色在台詞中做什麼事情是合理的,所以我有時候也會讓演員先找到角色動作,自己再下去修剪。」李明潔說。
   

很有趣的是,她先是用「鎖緊」、又是談「修剪」,前者是橋,後者如將表演者視作自由深長的大樹,先要求大夥勇敢向光、尋找自在的位置,接著才細細調整。這麼做的原因,也是她看見了演員與舞者之間的差異性。
   

以目前合作的經驗為例,她聊到:「有些演員必須腦袋先通、邏輯明白以後,才有辦法表現這個動作,但以我作為舞者的經驗來看,會習慣先跳了再說,讓身體直覺走在前面。」
   

哪怕如此,這一來一往的溝通調整,還不是李明潔設計動作上的最大罩門,若說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魔王關」,她認為這行最難是在「簡化的功力」。
   
讓自己成為一道橋 李明潔:「不著痕跡的日常感最難。」
   

「舞者若要編舞、設計動作都相對容易。」李明潔說,但愈是深入劇場,愈是理解,高明的動作設計不只是加法的堆疊,也必須是減法的練習,「比方說,演員要以什麼姿態行走,才能呈現當下的氛圍與角色的性格?如何不著痕跡地去表現動作與步伐?雖然『經過設計』、卻不能殘留太多的『設計』,這對我來說是最難的。其實多數時候,動作設計費心的都不是『編舞』,而是呈現出一段符合角色狀態的樣子,讓動作成為表演者的輔助。」
   

設計是一場拉鋸戰,為讓表演者更加自在
   

李明潔說起話來溫溫的,不像她跳起舞來那樣強悍兇猛。即便如此,她亦深知,動作設計無形中對於一齣戲的影響會有多深,因而不可不謹慎於導演的溝通協調。
   

「像是最近做的楊景翔演劇團《阮是廖添丁》,剛開始,我可能會順著音樂的感受,用了一些傳統的身段,但是導演表示他要呈現的是更自然、現代的狀態,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動作風格會大幅度決定觀眾閱讀這個戲的走向。」李明潔說:「這就很難啊,因為裡頭的音樂是使用傳統的曲牌搭配西方音樂結構去製作,我就要在多聲混雜的曲調中,找到當代的移動方式,而在調整這移動的過程中,還要注意『自然的』身體節奏感,很像是一場拉鋸戰。」
   
聽起來,面對這個任務,她應該煩惱得抱頭掐緊眉頭的,但說這些話的時候李明潔也只是淺淺的微笑,無可奈何似的。因為即便面對艱鉅的挑戰,她還是能在每個不同的製作中,找到相同的迷人之處——那是經過真誠待人後,才能品味的餘韻。
   

「每個製作都是不同的組合,就算遇到合作過的表演者,但只要組合不同,就會引發不同的火花。而你必須真的很真誠地相處,才能編得出好東西。」
   

李明潔在受訪過程中,不斷強調的兩個字,是「自在」。
   
讓自己成為一道橋 李明潔:「不著痕跡的日常感最難。」
   

她將工作中很大的心力,放在與人相處的敏銳度上,且形容那種感覺:「很像是在一邊交朋友、一邊發現每個人的習慣,感覺這個動作對她來說是不是太硬了?是不是沒有那麼自在舒服地去表現了?」
   

走到今日,李明潔擔任動作設計業已6年多的時光,她說這行應該不存在所謂的「舒適圈」,因為每個不同的作品,都是全新的跨越,使她不會輕易地以既有的想像,去思考動作的可能性,也因那排列組合的不同,彷彿讓她這個副容納多種語彙的身體,總能往不同的可能性去拓展。如綠葉扶疏,往光裡去、向土裡長,而你不必擔心有任何一片葉子生得一模一樣。
   

「所以說,『重複』的問題是不存在的,這真的蠻有意思的吧?」李明潔一樣,帶著淺淺的笑容,這麼說著。
   

人物小檔案
讓自己成為一道橋 李明潔:「不著痕跡的日常感最難。」

李明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創作研究所畢業,現為獨立編舞家。從街舞跨至當代藝術展演,創作長期關注以個體為座標定位,思考不同媒材交織於時空下的質變與適應性。作品發生於劇場、視覺藝術空間和其他非典型場域,也擔任戲劇、音樂劇及影像等跨域作品的編舞、動作設計與肢體指導。2020獲雲門羅曼菲舞蹈獎助金發展《修補計畫》系列作品,獨舞作品《注意:前方天空有片小的烏的雲》曾獲臺北藝穗節「最佳創意獎」。《轉,看看有沒有什麼好地方》影像編舞概念展(2021)與《吐司機與夏日》(2022)分別獲第20屆與第21屆台新藝術獎提名。

   
2023TIFA 楊景翔演劇團《阮是廖添丁》
2023TIFA 楊景翔演劇團《阮是廖添丁》

2023/3/24 (五) - 2023/3/26 (日)
前往購票
    
更多《劇場小百科—what is 動作設計》線上專題
共同創造出每一個角色 李羿璇:「希望每一次都是從零開始。」

違背生活慣性才能挖掘的驚喜 田孝慈:身體會給出千萬種不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