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林璟如 被劇場「成全」的人,以溫暖全心回報

林璟如 被劇場「成全」的人,以溫暖全心回報

  

【巧手衣裝,造就舞台—服裝設計】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3年4月
  

文字 / 郝妮爾

攝影 / 郝御翔
  

談及劇場,林璟如說她是被「成全」的那個人。
  

任職服裝設計40多年,若以顏料來比喻,林璟如應該是一道非常特殊的顏色。為人低調,是夜的黑;待人溫暖,應是橘紅;手把手帶著入室弟子走入這一行,她說那時候的自己無比嚴厲,大概像冰,冷透的藍。
  

把這些顏色的質感混在一起,也許就是她退休後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安靜,溫暖,對所執著之事依舊嚴謹。
  

那些充實我太多的人,使我總想著回報
    

「所謂退休,指的是離開服裝設計。劇場嘛,只要我還能動,就沒有退休這回事。」林璟如說。
    

現在的她幾乎以「公益」的狀態行走劇場,例如開課講學,或者擔任諮詢顧問,「只要對象是表演藝術的私人團體,執行過程我中都不收費,連車馬費都不拿。」就林璟如的說法,這是她能為臺灣團隊持續付出的「一點點」心力。
     
林璟如 被劇場「成全」的人,以溫暖全心回報
   

「我不是本科出身,直到今日所擁有的東西,都是劇場前輩、朋友,甚至比我年紀小的人帶給我的。那些人充實我太多,當然,我也不諱言我的勤奮,我一直都是個好奇寶寶,任何事情都會打破沙鍋問到底,經驗通了,就知道怎麼轉化。但回看這一切,劇場的東西都是這些朋友成全我的。走到一定的程度,想的自然就是如何回報。」每一句話都說得誠懇。
   

回報的方式有很多種,開課為其一,甚至她選擇從服裝設計圈退下,也是一種,只因她心裡明白:「我的入室弟子也都很成熟了,我若不離開,他們要做什麼?」
   

由是如此,在這圈子裡,大家聽到林璟如的名號,總不約而同地湧上一股無以言喻的溫暖,且通常能夠舉出一兩個受其照顧的記憶。這當然緣自林璟如無私的氣度,與讓賢的心理。當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是一位能夠看見事物本質之人。
   

不只是待人接物之層面。我們幾乎可以這麼說:正因林璟如重視本質甚過一切,使她能在這條路上走得如此久遠。
   

超越美,抵達本質
   

聊到「本質」,林璟如帶我們回顧其設計生涯。
   

問她設計過什麼作品真的讓自己感動?原以為會聽見林璟如回答那個將她折磨個半死的《紅樓夢》——當年,她為求布料染出來的顏色達到心中的期待,守著染缸,幾夜沒睡。然而那麼累、那麼多夜,此刻想起,她只淡淡地說《紅樓夢》的服裝恰好是一個例子:「證明那時候的我只看得見『浮面』,看不見本質。」
  

人的技巧或許有所極限,然而內在對於精神層面的探求,卻是探尋不完的。
  

林璟如說:「今天要我做一個漂亮的服裝,有什麼不可能?但後來回頭過去看《紅樓夢》,除了喧鬧得美麗的色彩之外,我覺得一無是處。當時的我無法真正理解那本文學名著的精神,以至於整體看起來大氣、熱鬧,但好像只看得見我的年輕、只看見我用堅忍的意志與體力所完成的作品。」談起這一切,林璟如倒也坦然:「留一個這樣的作品在那邊蠻好的,這是很真實的一件事。」
  

至於那超越了浮面,連設計者自身都能被感動的作品,林璟如談的是舞者吳義芳的創團之作。
  
林璟如 被劇場「成全」的人,以溫暖全心回報
  

「那是一齣獨舞,義芳穿著一條裙子,既長且窄,幾乎無法讓他正常走路。我原先的設計不是這樣的,那條裙子的出現,是因為義芳當時跳得太『猛』了,我跟燈光設計王世信都覺得他『跳得太多』——在劇場做這麼長時間,我們的眼睛早就不是正常人所看到的事物,光看排練,眼前就閃現各種假設,假設光投射、舞者的軌道,假設他不跳舞的時候會長什麼樣子?」
   

「所以,我後來決定把吳義芳『綁起來』,特意把那條裙子做得又長又窄,演出現場,義芳裸露著的上半身,顯現出非常漂亮的肌肉線條,而那條紅裙長到、即便他爬到了上方的舞臺區塊,裙子都還沒被拖出翼幕,像是血脈的延伸。那真的是美。」
   

林璟如的揣想是對的,在那場戲中,觀眾看見了舞者不跳的時候也是美的,服裝正式成為舞蹈的一部分,不再只是成為「服務作品」的一個配件,林璟如最後這份對於「美」的感動,也不限於她的設計本身了。
   

一部經典的誕生,需要多久的時間
   

「現在回頭來看,我覺得非常慶幸能有一段這麼幸福的覺悟,有機會討論作品的精神層面,而不是表現漂亮而已。」林璟如說,一旦看見本質以後,那就無法再回頭眷戀浮相的美感了。
   
林璟如 被劇場「成全」的人,以溫暖全心回報
  

也或許是因為有這份覺悟,她合作過的作品,長年如浪,一波一波重複拍打岸邊。例如近期雲門再度登台的《薪傳》,亦如是。
  

「《薪傳》一開始是由林懷民老師全權處理服裝這一塊,他最初是讓舞者穿上客家藍衫,從頭跳到尾。但是跳到後來覺得不對,作品要表現出時代的動盪與轉變,先民渡臺,從刻苦到飛揚,最後若依舊穿著藍衫跳,怎麼看都不太對,於是我才加入,設計出豐饒的色彩,表現希望的感受。」
  

如今聊起這些,都是經典之作。後輩倘若只看見成果,恐怕會理所當然地以為經典本該出自大師之手。然而,如今細數諸多作品,林璟如說那時候她根本不曉得什麼東西會成為經典,什麼不會。
  

此刻看起來那樣輝煌、一再重新製作、加演、巡迴的幾部大作,在剛冒出芽來的時候,所有人也是那樣戒慎恐懼。林璟如說:「所以我跟表演者合作,同時也得看到他們的心理。同一件衣服,這個舞者穿開V領、那一位穿襯衫,底下的人可能看不出差別,但是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穿什麼衣服好看、什麼不,我也必須感覺到他們是否舒服。衣服穿在人身上要自在,才會有好的呈現。」她說,所謂經典,正是靠團隊中的每個人,在乎外在的磨練、重視內在的細膩,層層堆疊,才有那麼一點機會孵出。
  

如今,她還在期待每一顆冒出芽來的作品會長成什麼樣?並以不變的信念陪伴那些作品,「畢竟,藝術的東西若不能長成經典的話,我們走這一長串路,經過這10年、20年的打磨是為了什麼?」她問。
  

從服裝設計一職退下,林璟如似乎把劇場藝術看得更加透徹。有些人相信,千萬的折磨是為成就片刻的迷人,而她卻浪漫在很務實的地方,把那分分刻刻的迷人搜集起來,以那雙被折磨過千千萬萬次的雙眼,將自己與臺灣劇場連結得更深更緊。

  

人物小檔案
林璟如 被劇場「成全」的人,以溫暖全心回報

林璟如 臺灣資深劇場服裝設計,合作對象遍及國內外各知名團體,參與演出設計作品多達300餘齣,橫跨現代戲劇、傳統戲曲、歌劇、舞蹈、偶劇、兒童劇、跨界展演等,展現高度創意,近年致力於技術劇場新生代人才培訓工作,並積極講學分享創作生命經驗。1992年獲傅爾伯萊特獎學金及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赴紐約遊學1年,參與紐約市立芭蕾舞團及紐約市立歌劇院50周年演出之服裝工作。2006年獲頒第10屆國家文化藝術獎。
   

近期參與作品
林璟如 被劇場「成全」的人,以溫暖全心回報
雲門50 林懷民《薪傳》

4/21(五) -6/10(六)

前往購票
  
更多《巧手衣裝,造就舞台—服裝設計》線上專題
林恒正-這行業,讓傲嬌的牡羊座也甘願臣服
林玉媛 在劇場裡找不到完美,比起設計更愛裁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