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關於體制暴力-李奧森:警察是置身於所有混亂中的「共同他者」

關於體制暴力-李奧森:警察是置身於所有混亂中的「共同他者」


【在藝術中,思索生命之重】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3年6月


文字 / 郝妮爾

攝影 / 邱志翔

場地協力 / 寶藏巖 尖蚪


同時跨足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李奧森,某段時間甘願活成徹底的「他者」。


李奧森曾經留學美國、住過中國、待過《破報》、其後又曾流連於恆春,輾轉漫遊,不急著被定錨,他說:「那時候真的蠻快樂的,特別是在恆春的時候,早上戴著安全帽騎車,經過海邊就在沙灘上躺好幾個小時,帽子也沒脫。」


彼時他已自紐約州立大學電影系畢業,副修社會學系的經歷,也使其對社會的關懷始終如一。即便在那些空蕩蕩、無所可做的時刻,過去漫遊的過程依舊使他長出敏銳的觸角,時常能感知社會結構之下的巨大疼痛。


「我好像,很會想像別人的悲傷。」李奧森說,不大確定似的,像是摸索著自己的心,慢慢地說話:「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認識一群朋友,有個人10幾歲就幫父親背下幾千萬的債;有個人的母親自殺,而自己是第一發現者;有個人不斷嘗試吞安眠藥自殺被救起,最後仍舊離開了。在20歲左右的年紀,我就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自然會發現:原來他人的內在這麼複雜。」


目睹他人悲傷湧進,李奧森在沉澱自身過後,慢慢嘗試「做些什麼」。先是與夥伴陳必綺以「鬼丘鬼鏟」的名義發表創作,結合影像設計,不急著去定義自己,且讓己身無可定義的狀態自由探索、移動,輕觸諸多邊界,因此彼時的作品,之於觀眾來說也許更像是不小心打嗑睡以後的一場夢境,恍惚迷離,若有似無,難以被語言定型。而後,李奧森以自己的節奏緩步慢行,推敲出獨屬自己的敘事語言,今年7月即將登場的《切割、破裂、凝聚、碾碎、警察》(以下簡稱《切割》),即是一例。




暴力是水,人心如海綿


李奧森的作品與社會的牽絆很深,既然如此,似乎就很難離開「暴力」的思考。


「社會學家Johan Vincent Galtung認為『個人性的暴力如水面的波瀾,結構性的暴力是水本身。』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暴力性,都綜合了很多的問題,像是經濟、種族、性別或者是各國的教育資源與法律定義。因此每每談到這件事,我都傾向用較為詩意的想像去表達。」


換句話說,李奧森的作品是水,你無法質問他現在擷取的水的那個部分。若是如此,他的心也應柔軟如海綿,無意間吸收了太多重量。


「幾年前我去奧斯威辛集中紀念館,很特殊的地方,四周被玻璃櫃占滿,走的位置很少,現場展示的是放了幾公噸的頭髮、幾千隻的牙刷、幾千人份的假牙,或者是一間被義肢塞滿的房間……」李奧森回憶,那天離開紀念館以後,夜裡下著雨,他無論如何睡不著,「一直到凌晨5點,覺得好像可以睡了,但是一躺下去,就瞬間感覺到有一條帶著電流的黑色毯子漂浮在我身上。」


李奧森過去也參與過不少社會運動,有一年是在柏林,一群反對者抗議新納粹遊行,期間場面一度混亂,有些人開始逃跑、有些人被新納粹的小刀刺進腹部,他感覺身體微微顫抖,置身社會的暴力之中自身總是顯得如此渺小。


至於幾年前的香港圍城,他更是幾夜無法入眠,在台灣焦急著,不斷上網更新資訊,遠方的煙霧彈在他的腦中爆裂


而在諸多運動現場中,李奧森觀察到有一共同的「他者」總會出現,那人便是「警察」。


愈想像他的生命,我就愈往中間靠攏


「不知從何時開始,警察成為國家暴力的代言人。」李奧森說。


警察與公民抗爭的事件在全世界都曾經發生過,「警察是一個需要把個人性降得很低、情感也要很低的職業。」李奧森認為,當人成為警察以後,幾乎就是在學習「成為一名他者」。


因應《切割》,李奧森做了許多研究調查以及警察訪問,「有些滔滔不絕、有些人深思熟慮,有時候也會看到很正義凜然的警察,急著解釋他們不是這樣的、不是那樣的,並談到社會之於警察的不重視。」


「有個女警是全國柔道盃冠軍,每次現場遇到激烈衝突的時候,同事都會推她出去,要她以肉身抵擋,有次遇見一個阿姨拿著菜刀亂砍,她一樣被推出去處理,事後才發現自己被砍了兩、三刀,不過她說自己沒有感覺到痛,當下仍是想辦法以柔道制伏,解釋:『雖然我們有槍,不過開槍以後社會輿論會怎麼攻擊你?』一想到這點,拔槍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


刷淡情感、遺忘自身,坐在李奧森面前的警察,大多時候都能對其拋來的問題侃侃而談,直到聽見這個:「你在工作上第一次遇到的死亡是什麼?」


「每次聽到這個問題,警察神色都會立刻改變。」就是在這個時候,警察身分好像出現了許多人情的孔隙,李奧森便是抓住那些瞬間,開始去想像此人的生命,想像他們的不安與不安後的武裝、武裝後的模樣。


「原本的我,是一定會站在抗議者這一邊的。」李奧森說,在經歷這趟創作以後,他心中的座標開始移動,卻非偏袒向警察的那一邊,而是站在「中間」,一個無論往哪個面向看,都能將對方看得更清楚的位置。「應該這麼說,在相對理解警察後,透過這個他者、混合著原本抗議之聲,一齊質疑國家控制體性。」


身為他者,看見他者,思考他者,李奧森漸漸明白,無所謂「我族」或者是「其他」,人一旦把另一張臉也看得夠透徹,似乎就沒辦法只為自己而活了。


BOX

人物小檔案


李奧森,導演、藝術家,活躍於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領域,以暫時性情境為主要手段,讓觀眾進入以行動草稿、裝置、聲響、催眠感語術、複數結構與場景調度共同組成的現場表演系統。李奧森擅長以夢境般的表演方式,建構政治性寓言,曾展於墨西哥黑話機構(Vernacular Institute)、柏林世界文化宮(HKW)、法國電影影像中心(Forum des Images)與大皇宮 (Grand Palais)、丹麥女性主義機構 (Ariel)、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國立臺灣美術館、鳳甲美術館;並參與臺北藝術節、光州雙年展、臺灣雙年展、遊牧影展、柏林行為藝術月。


曾獲洪建全基金會(2021)、澳洲現場藝術節(2020)、亞洲文化協會(2019)及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並曾共獲台新視覺藝術獎(2017)。


近期參與節目


2023新點子實驗場 李奧森《切割、破裂、凝聚、碾碎、警察》

2023/7/14 (五) - 2023/7/16 (日)

前往購票


更多《在藝術中,思索生命之重》線上專題

關於沉暗歷史-陳芯宜:自從遇見無法離開的人,我已不是原先的我

關於青春狂暴-趙偉丞:那個離開的人,也有可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