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IX編輯臺
執行導演 陳曉潔 一旦開始call cue,時間轉速從此改變
置身在舞台幕後,並撐起表演的細節架構——舞台監督這個角色,簡稱為「舞監」,掌管表演當週的時間流程、演出時的cue點指令、技術上的眉眉角角。本次專訪,為讀者揭開世界的背面,探訪舞監的工作內容,先從最近很夯的演唱會切入,一同窺見這些舞監們,如何替一場場表演撐腰。
【讓舞臺動起來的人——舞臺監督】專題 |OPENTIX編輯臺 2023年12月
以劇場環境來說,台前有導演,台後有舞監——身為整個演出數一數二重要的位置,有些人會形容舞監為「進劇場後的導演」,排練過程中的所有技術想像、畫面結果的精準度,在演出現場,都將全權交付舞監手上。
劇場如此,那麼演唱會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多數大型演唱會現場,是由「演唱會舞監」負責所有技術核心,另外由「執行導演」(以下簡稱AD,Assistant Director)負責call cue,掌握時間點。「因為演唱會的機關太複雜了,不像在劇場那樣可以全部都由同一個人負責執行,等於是劇場舞監的概念,走到演唱會以後就被分為兩種角色去執行了。」陳曉潔解釋,曾作為一名稱職的AD,她連說話的語速都像是分秒必爭。
文字 郝妮爾
攝影 YJ chen
無心插柳的畢製,被娛樂圈大佬相中
「我到現在都還會做一種惡夢,就是我人已經到工作現場了,可是卻忘了帶碼錶。」陳曉潔說。就像在台上忘記台詞的演員那樣,演唱會的工作流程,是靠她手上的碼表分秒計準的,丟失碼標就像是搞丟了時間、也像是演員失去了台詞,後果一發不可收拾。
即便如此,有幾年的時間,陳曉潔依舊是那個在滿場後台跑得積極,看向舞台的眼神閃爍著光,好像美夢成真那樣,對手中的工作懷抱著極高熱忱的人。
「我高中念華岡藝校,大學後進北藝大也很清楚自己想要主修導演,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娛樂產業跟表演藝術應該是可以結合在一起。」陳曉潔說。
2008年她在北藝大完成畢業製作,執導美國劇作家David Ives的《前戲.賦格的藝術》,劇中結合亞洲娛樂圈的流行時事,洞悉劇作家以語言編排出的音樂性,同時以當時的流行音樂接力串場。短短20分鐘的演出引起不小迴響,只是陳曉潔當時沒有想到,知名的娛樂界領航員陳鎮川也是座上嘉賓。
「15年前演唱會文化在台灣才正要起步,不過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相應的學院能夠去承接這個產業的發展,最接近的可能就是劇場及大眾傳播這兩個領域吧?川哥那時候可能看準這點,所以就會到處看看,尋找一些對演唱會的畫面有想法的人才。」陳曉潔如今回憶,還是非常興奮,她將演唱會視作娛樂產業與表演藝術的高度結合,這完全打中她所學、所嚮往的核心啊!
時間的魔法,在演唱會有另一套計算方式
因為同時身處劇場與演唱會的圈子,陳曉潔具體而微地解釋其中的區別,並為我們精闢分析「舞監」一角在劇場及演唱會的差異性:「若是在劇場,演出那週,整個流程都會抓在舞監手上,他需要自己決定很多事情。不過演唱會不是這樣的,以一週期程來說,週三以前,現場是由舞監負責舞台技術,週四晚上交台以後,我們的舞監就會退回TD(舞台技術指導)的角色,所有人都只聽導演的發落。」
陳曉潔說,這也是何以他們需要一位AD專門掌握時間,而非像劇場那樣把所有事情交辦給同一位。兩者的複雜程度完全不同,在劇場,舞監的時間cue點,影響的可能是藝術的精準性;然而,演唱會的時間如一片海浪,這波尚未平息,下波又將打過來,「光是一個水晶燈降下來的時間,我們就要討論很久,太快可能會有安全上的疑慮,可是慢了一點呢,又會搭不上前奏的速度。導演這時候就會轉頭過來跟我不斷確認:上一首歌的前奏是幾秒?現在到了幾秒?我得前後反覆計算,找出最準確的時間軸。」顧及藝術、安全性與全場的氛圍,AD手中的碼錶記錄的彷彿不是秒數,而是一場表演的生死。
若說演唱會導演,是守護著整體的關鍵存在;那麼現場的舞監與AD,便應是致力於細節的角色。
陳曉潔說,除了時間以外,AD的不易之處,在於自己手上的決定都是那麼微小、卻又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像是:「觀眾進場的時候燈要多亮,這個寶特瓶要放在哪個位置……這些事情都要很快下判斷,而且還需要理解判斷的脈絡為何。」她解釋,細節之所以會被不斷地放大,其中一個原因乃是娛樂產業的速度快速輪轉著,因此若想投身其中,你整個人的時間也將與過去的計算方式不同。
「這大概是為什麼我們很難交到圈外朋友的原因吧。」陳曉潔半是玩笑半帶真誠,「一般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整個晚上連一通訊息都沒時間回,為什麼半夜11點要接工作的電話,這個產業跟世界的運作方式很不一樣。」
也是因為如此,當初決定步入婚姻以後,陳曉潔也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判斷,這條路她到底還能否待得下去?
過去的AD,此刻堅不可摧的家庭重心
陳曉潔的先生郭嘉霖也是圈內的知名舞監,兩人在結婚前,就是在一場場的演唱會中各司其職,她負責call cue,他負責技術,都是在表演現場的重要職位。然而,婚姻畢竟不是能夠清楚分工的領域。
「我還記得結婚沒多久,有次我們在做蔡依林的巡迴演唱會,那天晚上我們忙到凌晨兩點,總彩結束後,我們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是搶時間去洗衣服、洗澡。因為隔天8點就要到場館了。」陳曉潔說,就是在那一個晚上,她清楚意識到日子不能這樣過下去。
「我後來才能理解,為什麼在這個圈內工作的人,另一半幾乎都全職待在家裡作為照顧者的角色。因為真的太難兼顧了,另外一方飛向各個城市的時候,伴侶需要Hold在這個家才行。」陳曉潔說,明白此理以後,她當機立斷,退下AD的職位,直至今日。
雖說如此,似乎還是有些「職業傷害」如今依舊在,她說:「像是,我好像無法再全心全意作為觀眾了,去聽演唱會的時候,那些技術點會一直跑出來干擾我的感受。」她笑著說,明明當初是那麼期待作為娛樂圈的一分子的呀。
不過,是不是仍有一場演出,能夠讓她真真正正的被感動,如今難忘的呢?「有啊。」陳曉潔毫無猶豫,「2009年Mei姐(張惠妹)的『阿密特』演唱會。那大概是我做過最單純的演出,所有的重點都擺在創作者身上,樂手很強,Mei姐的歌聲當然是不用說,走進那場演唱會,你會看到音樂的核心價值,明明動用的技術那麼少,卻給妳這麼豐富的感受。」
正是那一場演唱會,她與先生開始相戀;同時,也是那一場演唱會,陳曉潔第一次負責call cue,從助理正式走上AD的位置。即便後來,她自願從該崗位退下,讓伴侶能夠全心全意鞏固他的事業,但那個演出仍偶爾像是侯鳥一樣,回返到心底很深的枝枒中停棲。
退下AD的身分,我們可以說那是一種顧全家庭的「犧牲」之舉,然而另一方面,也像是她把自己時間的主控權交回自己的手中,把原先運轉過快的秒針按下暫停鍵。這次,她要站回屬於自己的時間上了。
人物小檔案
陳曉潔,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93級畢,主修導演,師承梁志民。畢業後進入源活娛樂跟隨陳鎮川學習演唱會製作,2008-2018期間擔任張惠妹、江蕙、蔡依林等演唱會執行製作與執行導演(AD)。劇場導演作品曾與果陀劇場、黑眼睛跨劇團合作。目前為耳東劇團負責人,劇團產出作品為《服妖之鑑》、娛樂文化跨界音樂劇《西哈遊記》。目前遊走在兩端場域之中,企圖找到更多元的觀點,盼為商業與文化匯流、製作與創作齊步而盡一己之力。
更多《讓舞臺動起來的人——舞臺監督》線上專題
舞臺監督 蔡詔羽 巡演中最浪漫的事,就是靠窗的座位及遠方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