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站作家專欄

【貧窮男專欄】電影中的波修瓦芭蕾世界

【貧窮男專欄】電影中的波修瓦芭蕾世界

《看戲不忘電影》專欄|OPENTIX 2022年9月

擁有246年歷史的波修瓦芭蕾舞團是俄國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招待各國元首來賓的政治工具,毛澤東、卡斯楚、切.格瓦拉、尼克森、英國女皇都曾造訪觀賞,從舊蘇聯到共和國,盤根錯節的政治干預,貪污受賄醜聞都沒少過,但一代傳承一代鐵血紀律的芭蕾藝術,也將金字招牌磨得愈發閃亮。

文字 / 貧窮男

導演楊偉新花了9年拍成的芭蕾紀錄片《舞徑》,描繪台灣三代舞者對芭蕾的共同熱愛與不同困境,時空的經緯與縱深在觀眾面前展開,導演隱身於鏡頭之後,不帶任何批判質疑,卻將所有問題都丟還給觀眾,期待他們看完影片後會激起討論,反思種種問題與現象,不論最終能不能改變點什麼,至少激起的漣漪能夠吸引大眾的注目,這9年蹲低練功、紮紮實實的地毯式訪談,都不會白費。

舞台上的璀璨背後……

楊偉新拍片的初衷與動機,源自於哥倫比亞大學電影所同學Dmitry Povolotsky的邀約,去了一趟波修瓦,從此愛上芭蕾。Dmitry在2011年拍了《跳芭蕾舞的男孩》My Dad Baryshnikov ,中文直翻「我的爸爸巴瑞辛尼可夫」比較傳神。電影中瘦小男孩,1980年代大改革時期就讀波修瓦舞校,認真學習芭蕾技巧,卻因舉不起女同學而無法上台。影片以旁白勾勒時代氛圍,男孩走私軍品賣給外國觀光客,交換香菸牛仔褲;背叛祖國的巴瑞辛尼可夫,在蘇聯被徹底抹除,小朋友都不認識,男孩卻被錄影帶中他的高超舞技所折服,在班上說嘴自己是巴瑞辛尼可夫的私生子來取得認同,最終雖未登上波修瓦劇院舞台,卻因贊助劇院而在此留名,充滿無奈的幽默與苦澀的成長電影,如同《李歐洛》加上《舞動人生》。

導演Dmitry從小在波修瓦舞校學習芭蕾,後來也在大都會歌劇院芭蕾舞團演出過8季,這部半自傳色彩的電影用黑色幽默描繪舞校的慘綠歲月,宛若伴隨一生的印記,以魯蛇的視角,看待芭蕾舞的競爭生態。不同於其他芭蕾舞電影,為了萬眾矚目,心機算計,勾心鬥角,逢迎拍馬,面對同儕競爭、前後屆夾殺,會不會還有空降,跳得最好也不一定能選上主角,背後政商運作下的潛規則,就算拿到角色,也如履薄冰,提防暗箭,不能受傷。如電影《紅雀》裡,在波修瓦大舞台上的雙人舞、女主硬生生被剛落地的男主意外踩斷小腿骨,順位拿到角色的,嫌疑最大。

2017年非常迷人的芭蕾電影 Bolshoi ,描述兩位頂尖芭蕾女孩間的競爭關係,一位是街頭扒手出身、歷經各種奇遇的練舞奇才,一位是養尊處優的天之驕子。從10歲通過波修瓦舞校的面試,訓練到逐漸成長,跳進波修瓦芭蕾舞團,呈現了這個舞團的縮影——老教頭年輕時曾被畢卡索畫過、還有落魄變成酒鬼的前舞者,更有各種傳奇故事,但不變的是競爭的鐵律與獨舞的光環。片中小時候舞者與長大後的舞者,舞功高不說,連長相都像到無法分辨,只能說這裡最不缺的就是芭蕾舞者啊!

金字招牌背後的暗黑故事

擁有246年歷史的波修瓦芭蕾舞團是俄國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招待各國元首來賓的政治工具,毛澤東、卡斯楚、切.格瓦拉、尼克森、英國女皇都曾造訪觀賞,從舊蘇聯到共和國,盤根錯節的政治干預,貪污受賄醜聞都沒少過,但一代傳承一代鐵血紀律的芭蕾藝術,也將金字招牌磨得愈發閃亮。2005年閉館整修6年,官方宣稱總共花費近7億美元,也有媒體宣稱實際花費大約兩倍,積習未改又背負龐大債務重新出發,以滿檔演出與琳瑯滿目的觀光售票名目,從9月到次年6月的演出季,300場次場場爆滿,加上百代LIVE電影院的播放,看來風風火火。但2013年一月爆出了藝術總監費林(Sergei Filin)被潑硫酸毀容事件,首席男舞者坦承指使兩名男子犯案,但舞團300多人認為他是遭到逼供,聯署陳情書給總統普丁,表達力挺決心。

2002年曾因報導莫斯科劇院人質危機獲得英國新聞獎的製片團隊,在潑硫酸事件後打破波修瓦禁忌,獲准一整季沒有限制地拍攝,可以參加舞團的所有演出、排練與例行會議,2015年交出了《波修瓦巴比倫》Bolshoi Babylon,將檯面下的衝突與對立抽絲剝繭地在大銀幕呈現,同時拍出外人難得一見的波修瓦內部與演出幕後,透過訪談,可以看到複雜權力鬥爭下的寒蟬效應。

同樣在2013這一年暑假,《舞徑》的旅程展開,其中最年輕的舞者郭蓉安,說服了家人,前往波修瓦舞校上課,被老師留下來繼續學習芭蕾,卻敵不過鄉愁與沒有高中文憑壓力而放棄返台,影片中波修瓦舞校的綠色走道地板,成了一場美麗夢境。

看看駐站作家其他專欄文章

編舞家養成記

國際經紀人的第一個問題

跟著電影,跳進清涼大海